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导水丸

导水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二两)黄芩(二两)滑石(四两) 牵牛(头末.四两)

炮制上为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湿热腰痛,泄水湿肿痛,久雨则加甘遂一两;

去逼身走注肿痛,加白芥子一两;

退热散肿毒止痛,久旱加朴硝一两;

散结滞,通关节,润肠胃,行滞气,通血脉,加郁李仁一两;

去腰腿沉重,加樟柳根一两。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白汤送下,临卧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儒门事亲》卷十二: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60克黄芩60克滑石120克黑牵牛120克(另取头末)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攻下逐水。主水湿肿满,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无名肿毒,关节肿痛,疝气,大小便闭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或加至100丸,临卧温水送下。

温热腰痛,水湿肿满日久者,加甘遂30克;痰湿走注,遍身疼痛者,加白芥子30克;肿毒疼痛者,加朴消30克;关节肿痛,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30克;腰腿沉重者,加樟柳根30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木香丁香槟榔、青橘皮(去白)、陈橘皮(去白)、香白芷郁李仁(去皮)、杜仲(生用)、桔梗(去芦头)、大戟泽泻黑牵牛(生用)、木通、樟柳根桑根白皮大黄(湿纸裹,煨熟用)、干漆(炒烟尽)、甘遂(麸炒令黄)、榆根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每药末2两,炼蜜为丸,分作4丸。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用荆芥茶清嚼下。

注意忌盐百日并甘草3日。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导水丸

药方名称导水丸

处方大黄(去皮,煨)2两,黄芩2两(去皮),滑石4两,黑牵牛(头未)4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郁李仁(去皮)半两,白芥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痼虚肿。

用法用量方中大黄滑石木香槟榔郁李仁用量原缺。

摘录《经验秘方》引范提举方(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七)

猜你喜欢

  • 大和中丸

    药方名称大和中丸处方木香半两,沉香半两,枳实半两,槟榔半两,蓬术半两,宿砂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黄芩半两,三棱半两,猪牙皂角半两,白豆蔻半两,郁李仁半两,黄连半两,牵牛(头末)

  • 胡豆汁

    药方名称胡豆汁处方胡豆2合。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上煮取汁,勿用盐,随意饮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腹痛六合汤

    药方名称腹痛六合汤处方四物汤加莪术、肉桂。功能主治血虚而腹痛,微汗而恶风。摘录《元戎》

  • 干葛黄芩黄连汤

    药方名称干葛黄芩黄连汤处方干葛、黄芩、黄连。功能主治桂枝汤症,仅用承气误下,表未解,喘而汗出,协热下利不止,病在阳明、下焦,脉促。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大决明散

    《眼科秘诀》卷一:大决明散药方名称大决明散处方石决明1钱半(火煅如粉),荆芥穗8分,青葙子8分(酒炒,研),木贼8分,羌活8分,麦冬1钱半(去心),栀仁(炒)8分,白芍6分(酒炒),大黄3分(酒微炒)

  • 柏子安心汤

    药方名称柏子安心汤处方人参茯神柏子仁各10克远志3克 菖蒲1克当归生地各15克五味子10粒 贝母黄连各1.5克功能主治治舌出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澄清散

    《活人方》卷四:澄清散药方名称澄清散处方瓜蒂2钱,母丁香2钱,黍米3钱,赤小豆3钱,醋炒大黄1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外感、内伤有余之湿热为病,上则头重鼻塞,时流浊涕,下则二便短涩,黄赤不利。用法

  • 淋渫药鸡冠散

    药方名称淋渫药鸡冠散别名淋渫鸡冠散处方鸡冠花1两,凤眼草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生鼠乳,或穿穴,或生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者。用法用量淋渫鸡冠散(《卫生宝鉴》卷十七)。摘录《御药

  • 安中调气丸

    药方名称安中调气丸处方广皮60克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白术(土炒)60克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川芎15克当归(酒洗)15克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木香3克甘草(炙)9克香附

  • 近效汤

    药方名称近效汤处方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用法用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