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建脾散

建脾散

证治准绳·幼科》卷七: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茯苓(去皮)人参各30克厚朴90克(用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120克 陈橘皮(去白)150克甘草60克(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60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虚弱,湿滞中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鸡峰》卷十二: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厚朴1斤,大枣1斤,生姜1斤,半夏(汤洗,以上4味同捣匀,炒黄干)4两,甘草4两,黄橘皮2两,白术2两,肉豆蔻1两,神曲2两,人参2两,藿香叶2两,缩砂仁2两,良姜2两,丁香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胃俱虚,久积冷气,心腹胀闷,里急刺痛,痰逆恶心吞酸,可食,倦怠少力,肠鸣滑泄,肢体羸瘦,及大病之后诸虚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

摘录《鸡峰》卷十二

《准绳·幼科》卷七: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茯苓(去皮)1两,人参1两,厚朴3两(姜汁炙),苍术(米泔浸宿)4两,陈橘皮(去白)5两,甘草2两(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同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七

奇效良方》卷十: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1两,白术1两,麦糵(炒令微黄)1两,人参1两,神曲(炒)半两,甘草(炙)半两,枳壳(麸炒)半两,大腹皮半两,干姜2分(炮)。

功能主治伤寒,脾胃虚弱,不欲饮食,纵食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热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六:建脾散

药方名称建脾散

处方橘皮(去白)7两,高良姜5两(炒),干姜3两(炮)。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疼痛,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8分,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黄鸡馎饦

    药方名称黄鸡馎饦处方黄雌鸡4两(切,作臛),白面6两,茯苓末2两。功能主治老人噎气病,食不不,胸满。用法用量上以茯苓同面搜作,豉汁水煮,空腹食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独黄散

    《方症会要》卷三:独黄散药方名称独黄散处方大黄(酒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眩晕不可当。用法用量每服3钱,茶酒调下。服下立愈。注意虚者不可轻用。摘录《方症会要》卷三《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独黄散药方名称

  • 柴胡木香汤

    药方名称柴胡木香汤处方柴胡(去苗)10两,木香1两,半夏(汤选7遍,去滑)2两,人参2两,黄芩(去黑心)3两,甘草(炙)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风热潮作,不思饮食,肌体消瘦。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

  • 豭鼠粪汤

    药方名称豭鼠粪汤别名立效汤处方薤1大把,豭鼠粪14枚。功能主治伤寒病后,男子阴易。用法用量立效汤(《普济方》卷一四六)。摘录《外台》卷二引《范汪方》

  • 雕胡饮

    药方名称雕胡饮处方茭菱细根3-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吐血吐脓。用法用量好陈酒煮服,每日1-2次,半月全安。虽垂危者,亦可用之。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莲子黄连丸

    药方名称莲子黄连丸处方黄连5钱(猪胆汁浸1宿,晒干),胡黄连3钱,瓜蒌根2钱,乌梅(去核)2钱,杏仁(浸去皮,焙)2钱,石莲子2钱。制法上为末,用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敛阴和脾。主小儿潮

  • 大豆浸酒

    药方名称大豆浸酒处方黑豆1升(拣紧小者净淘)、酒5升。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不遂。用法用量上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酒减半,即去豆取酒。空心及临卧时各饮2合至3合。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

  • 通肝生乳汤

    药方名称通肝生乳汤处方白芍15克(醋炒)当归15克(酒洗)白术15克(土炒)熟地0.9克甘草0.9克麦冬15克(去心)通草3克柴胡3克远志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养血通乳。治产后郁结,乳汁不通。(下乳)

  • 必胜膏

    方出《本草纲目》卷二十六引《圣济总录》,名见《玉案》卷六:必胜膏药方名称必胜膏别名葱蜜膏、葱蜜掩处方老葱。制法将患处刺破,加生蜜杆贴之。功能主治疔疮恶肿。用法用量葱蜜膏(《绛囊撮要》)、葱蜜掩(《医林

  • 姜糖神曲茶

    药方名称姜糖神曲茶处方生姜两片神曲半块 食糖适量制法将生姜、神曲、食糖同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功能主治健脾温中,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用法用量代茶随量饮或每日2~3次。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