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川芎汤

当归川芎汤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当归川芎汤

药方名称当归川芎汤

处方当归地黄白芍药(炒)元胡索(炒)川芎桃仁红花香附青皮(炒)泽兰牡丹皮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小产后瘀血内阻,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者。

用法用量入童便、酒少许,水煎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三:当归川芎汤

药方名称当归川芎汤

处方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炒)、元胡索(炒)、红花香附青皮(炒)、泽兰牡丹皮桃仁

功能主治小产后瘀血,心腹疼痛,或发热恶寒。

用法用量上水煎,加童便、酒各小半盏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三

猜你喜欢

  • 军门丹

    药方名称军门丹处方紫藤香(即降香中最佳者,瓦镰刮下碾细)1两,五倍子(去虫屎)1两,牡蛎1两,白占1两,三七1两,生半夏5钱,血竭5钱,乳香(去油)5钱,象皮(焙黄)5钱。制法上为细末,瓷瓶收贮。功能

  • 参姜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参姜饮药方名称参姜饮处方人参9~15克(或加倍)炙甘草1~1.5克干姜(炮)1.5克(或3~6克,或用煨生姜3~5片)功能主治主脾肺胃气虚寒,呕吐,咳嗽气短;小儿吐乳。用法用量上

  • 韭汁饮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韭汁饮药方名称韭汁饮处方韭。制法上捣,绞汁。功能主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用法用量饮1升许。立愈。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医方考》卷三

  • 卢氏异方感应丸

    药方名称卢氏异方感应丸别名卢氏感应丸、如神木香丸处方黄蜡(真者)10两,巴豆100粒(去皮,研为粉,用纸数重裹捶,油透再易纸,至油尽成白霜为妙),乳香(锉,研)3钱,杏仁70枚(去皮尖,研细,依巴豆法

  • 清肝宁心汤

    药方名称清肝宁心汤处方钩藤15-30克,丹参30克,合欢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夏枯草15克,酸枣仁15克,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肝解郁,养心安神。主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热忧心神。(神经衰弱)用法用

  • 附子酒

    《普济方》卷三一七:附子酒药方名称附子酒处方生附子1枚(不去皮,重1两),皂角刺21根(1方加黑豆1合)。制法上锉细,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却合作一处,密缚泥头,经二宿。功

  • 善泄汤

    药方名称善泄汤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玄参30克荆芥9克牛膝9克 炒枣仁9克沙参9克 贝母3克 丹皮6克功能主治滋阴益肺。治肺郁。咳嗽气逆,心胁胀满,痛引小腹,身不能反侧,舌干咽燥,喘不能卧,吐痰稠

  • 白头翁汤

    《伤寒论》:白头翁汤药方名称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

  • 蠲饮丸

    药方名称蠲饮丸处方桂枝半斤,小枳实4两,干姜6两,苍术炭6两,茯苓斤半,半夏1斤,益智仁4两,广皮12两,炙甘草6两。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久聚。用法用量每服3钱,每日3次

  • 火门串

    药方名称火门串处方蛤粉1钱,熟大黄3分,木通1钱,丁香1对。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泄泻,红白痢疾。用法用量作1服。摘录《串雅补》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