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打老儿丸

打老儿丸

《万氏家抄方》卷四:打老儿丸

药方名称打老儿丸

别名延寿丹(《古今医统》卷九十三)。

处方石菖蒲(去须毛,嫩桑枝条拌蒸,晒干,不犯铁器)、干山药(蒸出晒干)、川牛膝(去头,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1宿,若无黄精,酒浸3日,漉出,细锉,焙干)、远志(去心,甘草汤浸1宿)、巴戟(去心,枸杞子汤浸1宿,漉出,酒浸1伏时,菊花同焙令黄,去菊花)、续断(去筋,酒浸1伏时,焙干)、五味子(蜜浸蒸,从已至申。又以浆水浸1宿,焙干)、楮实子(水浸3日,去浮者,晒干,酒浸1伏时,漉出蒸,从己至亥,焙干)、杜仲(去皮,酥蜜炒去丝)、山茱萸(取肉,暖火焙干)、茯神(去皮心,捣细,于水盆内搅,去浮者)、熟地(瓷锅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晒干,勿犯铜铁器)、小茴香(酒浸1宿,炒)、肉苁蓉(酒浸1宿,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枸杞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阴补阳,强壮筋骨。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或白汤下亦可。服五日便觉身轻,精神爽快,二十日语言响亮,手足轻健,一年白发转黑,行步如飞;久远服之,百病消除,面如童子。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

《良朋汇集》卷二引灵佐宫胡方:打老儿丸

药方名称打老儿丸

处方棉花子1斤(炒,去壳),核桃肉4两(打烂)。

制法用小米面打糊为丸,重3钱。

功能主治补益。主

用法用量滚白水化下。

摘录《良朋汇集》卷二引灵佐宫胡方

猜你喜欢

  • 樗白皮散

    《得效》卷六:樗白皮散药方名称樗白皮散处方樗根白皮1握,粳米50粒,葱白1握,甘草1-2寸,豉2合。功能主治下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上用水1升,煮取半升,顿服。小儿量大小加减。摘录《得效》卷六《普济

  • 草豆蔻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草豆蔻散药方名称草豆蔻散处方草豆蔻(去皮)一斤,生姜(切作片)二斤,甘草八两。炮制上件拌匀,入于银器内,用水过三指许,以慢火熬令水尽,焙令干,杵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脾

  • 多皮饮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多皮饮药方名称多皮饮处方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 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鲜皮15克 粉丹皮9克 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 川槿皮9克功能主治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 和中益胃汤

    药方名称和中益胃汤处方苏木0.3克藁本益智仁各0.6克 热地黄炙甘草各0.9克当归身1.2克柴胡升麻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功能主治治太阴、阳明腹痛,大便或泄或秘,或下鲜血,腹中微痛,胁下急

  • 和肺饮

    药方名称和肺饮处方活水芦根(即苇茎)5钱,百合5钱,生地5钱,桔梗1钱5分,生甘草5分,青果2枚。功能主治失音症,由实火上刑肺金者。摘录《医方简义》卷四

  • 蓝花酒

    药方名称蓝花酒处方靛花3钱,酒1蛊,鸡子清1个。功能主治大头疫。用法用量搅匀,服下。摘录《仙拈集》卷一

  • 玉华散

    药方名称玉华散处方甜葶苈90克(纸上焙香)桑白皮15克天门冬15克(去心)百部7.5克马兜铃15克半夏15克(汤洗七次,姜制)紫菀(去土)15克杏仁15克(去皮、尖)贝母15克(炮)百合15克甘草7.

  • 浑身碎痛丸

    药方名称浑身碎痛丸处方虎骨1两,防风1两,芍药(酒炒)1两,秦艽1两,白芷1两,茯苓1两,川归1两,续断1两,白术1两,附子(炮)7钱。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诸虚,遍身碎痛。用法用量

  • 蟾灵膏

    《仙拈集》卷四: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蟾酥、石灰各等分。制法和匀,成小饼。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贴疮头上,以膏盖之,即破。摘录《仙拈集》卷四《理瀹》: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草乌、木鳖仁、灵仙、凤仙

  • 鸡舌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鸡舌香散药方名称鸡舌香散处方香附子(炒.去毛)、赤芍药、天台乌(去木)、良姜(去芦.麻油炒)、肉桂(去粗皮),各一两。甘草(炙)半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