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饮

桂苓甘露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滑石(碾.二钱)寒水石(碾.一两)甘草(炙.一两)泽泻(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引饮过度,肚腹膨胀,霍乱吐泻。皆治。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入蜜些少,热汤冷水任调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桂心1两,人参1两,黄耆1两,茯苓1两,白术1两,甘草1两,葛根1两,泽泻1两,石膏1两,寒水石1两,滑石2两(火燃,另研),木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伏暑发渴、脉虚。湿热下痢,小便涩少,口渴脉洪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汤调下。

摘录医学正传》卷二引河间方

医学启源》卷中: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别名桂苓甘露散

处方茯苓(去皮)1两,白术1两,猪苓1两,甘草(炙)1两,泽泻1两,寒水石1两(别研),桂(去粗皮)半两,滑石2两(别研)。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流湿润燥,宣通气液,解暑毒,兼利小水。主饮水不消,呕吐泻利,水肿腹胀,泄泻不能止者。

用法用量桂苓甘露散(《御药院方》卷二)。

摘录医学启源》卷中

《玉案》卷二:桂苓甘露饮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

处方泽泻1钱2分,猪苓1钱2分,寒水石2钱,桂枝8分,苍术1钱,滑石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伏暑,饮水过多,肚腹膨胀,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玉案》卷二

猜你喜欢

  • 儿茶轻粉散

    药方名称儿茶轻粉散处方儿茶3g,鸡内金3g,轻粉1.5g,冰片1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女阴溃疡。用法用量外敷。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咽喉甘露饮

    药方名称咽喉甘露饮处方二冬各12克,二地各9克,二芍各9克,元参6克,元芩6克,石斛9克,杷叶9克,甘草6克,玉蝴蝶6克。功能主治滋养肺肾。主肺肾阴虚,咽喉失其润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玉芝圆

    药方名称玉芝圆处方人参(去芦)、干薄荷叶、白茯苓(去皮)、白矾(枯过)、南星(米泔浸一伏时.焙干),各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为末.生姜汁捣和作面)六十两。炮制上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和圆,如梧桐子大。

  • 大顺汤

    《医醇剩义》卷四:大顺汤药方名称大顺汤处方蒺藜12克郁金6克乌药3克白术3克 广皮3克厚朴3克木香1.5克青皮3克茯苓6克枳壳3克橘饼12克煨姜3片功能主治主肝郁下利,胁痛腹痛,噫气食少。用法用量水煎

  • 扁鹊曾青丸

    药方名称扁鹊曾青丸别名曾青丸处方曾青2分,寒水石3分,朴消2分,茯苓3分,大黄3分,附子3分(炮),巴豆2分。制法上各异捣,下筛,巴豆、消相合,捣六千杵,次纳附子捣相得,次纳茯苓捣相得,次纳大黄捣相得

  • 金花消毒饮

    药方名称金花消毒饮处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功能主治口糜。摘录《麻疹阐注》卷二

  • 五仙散

    药方名称五仙散处方嫩黄耆(蜜水炒)拣参(去芦)白术(去芦,炒)当归(酒洗)各6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虚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发热痰嗽,喘急之甚,肌肉消削,四肢沉困,夜出盗汗,精神短少,或大便

  • 六甲散

    药方名称六甲散处方沉香3钱,槟榔3钱,甘草1两,木香1两,恒山1两,龙骨(醋浸,炙)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柴胡(去芦头)1两,青皮(去白)1两,甘松1两,半夏(汤浸7次)1两,藿香(洗净)1两,

  • 丁皮丸

    药方名称丁皮丸处方丁香皮1两,陈橘皮(去白)1两,荆三棱(煨,切)1两,槟榔1两,青木香1分,麝香(别研)2两,蓬莪术(煨,切)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微炒,再捣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行

  • 参附大正气散

    药方名称参附大正气散处方附子1个(炮,去皮脐),人参(去芦,不用北参)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藿香叶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半两,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益智仁半两,草果仁(煨,去壳)半两,丁香(不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