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禹功散

禹功散

儒门事亲》卷十二:禹功散

药方名称禹功散

处方黑牵牛头末120克茴香3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行气消肿,逐水通便。治阳水、阳黄,便秘脉实,元气未虚者。

用法用量生姜汁调3~6克,临卧服。

或加木香30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寿世保元》卷五:禹功散

药方名称禹功散

处方陈皮半夏(姜制)赤茯苓猪苓泽泻白术(炒)木通各3克 条芩2.4克升麻0.9克甘草0.9克 山栀子(炒)3克

功能主治治膀胱有热,小便不通,诸法不能奏效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得解而止。

备注原书云:此方服后,“妙在探吐,譬如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不沥,拔之则水通流泄矣。”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猜你喜欢

  • 淡婆婆根汤

    药方名称淡婆婆根汤处方淡婆婆根3钱,明天麻1钱半,蔓荆子1钱半,滁菊花1钱,白芷1钱,川芎7分,当归7分,木贼草7分,小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偏头风痛初起。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丹脂散

    药方名称丹脂散处方黄丹(为末)。功能主治足上冻烂生疮。用法用量用猪脂调敷。摘录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三○○

  • 煮肝散

    《苏沈良方》卷二:煮肝散药方名称煮肝散处方紫菀桔梗苍术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肝痿脚弱,及伤寒手足萎缩不随者。用法用量上药为末。每次12克,加入羊肝半具,大竹刀切,勿犯水,勿令血散,再加盐、醋。葱、姜、酒

  • 红白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红白散药方名称红白散别名红绵散处方白矾(熬令汁枯)、染胭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耳聋,脓出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红绵散(《本事》卷五)。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鲁府禁方

  • 七味散

    药方名称七味散处方黄连60克龙骨赤石脂厚朴各15克乌梅肉15克甘草7.5克阿胶22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用法用量每服5克,小儿1克,日服二次,浆水送下。摘录《备急干金要方》卷十五

  • 黄连胃风汤

    药方名称黄连胃风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芍药、木香、黄连、官桂、粟米。功能主治下血人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脓多,加阿胶;血多,加地榆、乌梅、炒蒲黄;血甚不止,加乌梅、椿皮、京墨;有热,加柴

  • 归魂散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归魂散药方名称归魂散处方石膏8两,寒水石4两,阳起石3两(以上3味捣细,研为末,和入新罐内火煨1复时取出,纸铺地上出火毒,入后药),附子(炮裂,去皮脐)3两,干姜1两(炮),麻黄

  • 伤损神效散

    药方名称伤损神效散处方马钱子(即木鳖子,去皮)500克枳壳500克制法上二味,浸尿缸内四十九日,取出焙干研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消肿散瘀。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如伤未破皮,以酒调敷患处,若破口出血,将药

  • 加味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味泻心汤处方黄连1.5克犀角1.5克蒲黄3克天冬6克丹参6克 元参4.5克连翘6克茯苓6克甘草1.5克 淡竹叶20张 灯心100厘米功能主治清心凉血。治心火炽盛,五中烦躁,面红目赤,口燥唇裂

  • 槟连丸

    药方名称槟连丸处方白术1两,黄连1两,砂仁1两,陈皮1两,半夏曲1两,神曲1两,蓬术1两,藿香5钱,槟榔5钱,青皮5钱,丁香5钱,麦糵5钱,三棱5钱,姜黄5钱,良姜5钱,白豆蔻5钱,茯苓5钱,桂花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