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肠痈汤

肠痈汤

杨景海方: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处方败酱草15克,金银花15克,冬瓜子10克,蒲公英15克,粉丹皮10克,生苡仁15克,京赤药10克,枳壳10克,桃仁6克,连翘10克,大黄6克(后下),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行气活血。主湿浊蕴于下焦化热,湿热毒邪蕴结肠腑,气滞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景海方

医心方》卷十五引《集验方》: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别名薏苡仁汤、瓜子汤、三仁汤、薏苡瓜瓣汤

处方薏苡仁1升,牡丹皮3两,桃仁3两,冬瓜仁1升。

功能主治排脓解毒。主肠痈、胃痈。

用法用量薏苡仁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瓜子汤(《全生指迷方》卷四)、三仁汤(《医学入门》卷八)、薏苡瓜瓣汤(《张氏医通》卷十四)。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为《金匮》薏苡附子败酱散之变方,以治脓成脉数不可下之证。虑附子助热,易以牡丹;又因败酱难觅,易以瓜瓣;更加桃仁以助牡丹之力。

摘录医心方》卷十五引《集验方

《千金》卷二十三:肠痈汤

药方名称肠痈汤

别名牡丹汤

处方牡丹2两,甘草2两,败酱2两,生姜2两,茯苓2两,薏苡仁3两,桔梗3两,麦门冬3两,丹参4两,芍药4两,生地黄5两。

功能主治肠痈,脓成脉数,不可下。

用法用量牡丹汤(《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摘录《千金》卷二十三

猜你喜欢

  • 茅花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茅花汤药方名称茅花汤处方茅花一大把功能主治治伤寒鼻衄不止。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即愈。如无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

  • 家秘胆星汤

    药方名称家秘胆星汤处方陈胆星、柴胡、黄芩、广皮、甘草、青黛、海石。功能主治肝胆郁火成痰,胁肋作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龙涎汤

    药方名称龙涎汤处方沉香1钱,木香1钱(不见火),人参4钱(不见火),甘草2钱(炙),丁香4钱(不见火),乌药6钱,陈皮7钱(浸,去瓤)。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胀闷呕吐,不思饮食,噎塞。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 黄龙四物汤

    药方名称黄龙四物汤处方柴胡6克黄芩4.5克人参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地黄各3克制法上锉。功能主治治妊妇伤寒愈后,潮热脉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因子食者,加枳实。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 补阴丹

    《施圆端效方》引贾彦通方。(见《医方类聚》卷二一二):补阴丹药方名称补阴丹处方熟地黄(焙)2两,生地黄(焙)2两,乌梅肉(焙)2两,川芎3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妇人血气俱虚,四

  • 大黄芒消二味汤

    药方名称大黄芒消二味汤处方大黄6两,芒消5两。功能主治大便暴秘不通,骨肉强痛,体气烦热,唇口干焦。用法用量上药先切大黄,以水4升,煮取2升,去滓;纳芒消,顿服之。须臾利。良久不觉,以热饮投之。摘录《外

  • 利肾汤

    药方名称利肾汤处方泽泻1两半,生干地黄(焙)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槟榔(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柴胡(去苗)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牛膝(酒浸,切,焙)1

  • 金虎丹

    《圣济总录》卷六:金虎丹药方名称金虎丹别名金虎丸处方牛黄(研)1两,丹砂(研)1两,粉霜(研)1两,腻粉(研)1两,雄黄(研)1两,龙脑(研)1两,铅白霜(研)1两,天竺黄3两,人参3两,麦门冬(去心

  • 卢同散

    药方名称卢同散处方款冬花、井泉石、鹅管石、钟乳石、官桂、甘草、白矾、佛耳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咳嗽喘急。用法用量每服1钱,竹筒子吸吃,日3次。摘录《宣明论》卷九

  • 丁萸六均汤

    药方名称丁萸六均汤处方六君子汤加丁香、吴萸、姜。功能主治寒盛呕吐。摘录《金鉴》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