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吸散

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注意肺热者禁用。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玉案》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肉桂、明雄黄鹅管石款冬花、粉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寒痰凝结肺经,喘嗽气急,午后发寒。

用法用量以芦管挑药,轻轻含之,吸入喉内,徐徐以清茶过口。

摘录《玉案》卷四

《医学启蒙》卷四: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鹅管石各等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久嗽不愈。

用法用量吹少许入咽,嗽止。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猜你喜欢

  • 地髓煎

    药方名称地髓煎处方生地黄10斤(洗净,捣压取汁),鹿角胶1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2升,酒4升。制法文武火煮地黄汁数沸,即以酒研紫苏子4两,取汁入煎10-20沸,下胶,胶化,下生姜汁、蜜再煎,候稠

  • 除热三黄丸

    药方名称除热三黄丸处方大黄2分,黄芩2分,黄连2分,当归2分,茯苓2分,桂心2分,干姜2分,芍药2分,栀子14枚(擘),柴胡3分。制法上捣筛,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骨热,身多疮,瘰疬,痈肿。用法

  • 护元丹

    药方名称护元丹处方防风2两,白鲜皮2两,麻黄2两,大枫肉(去油)2两,当归2两,牡丹皮2两,山药2两,菟丝子2两,牛膝2两,川续断2两,黄柏2两,黄耆2两,泽泻1两,白茯苓1两,黄芩1两,广桂枝1两,

  • 调经四物汤

    药方名称调经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青皮(去瓤)8分,陈皮8分,丹参8分,川乌头(火煨去皮脐)7分,红花5分,桃仁(去皮)10个,紫苏6分,香附6分,砂仁5

  • 消痞膏

    药方名称消痞膏处方三棱蓬术 川山甲 木鳖仁杏仁水红花子 萝卜子透骨草(晒千)大黄各30克 独头蒜4个制法上用香油500克,入前药十味煎,以飞丹收之,后下细药:真阿魏、乳香、没药各30克,麝香9克,先下

  • 大三黄丸

    药方名称大三黄丸处方大柏皮4钱,黄连4钱,山豆根4钱,黄芩4钱,滑石2钱,黄药2钱,硼砂2钱,脑子1钱,麝香1钱,甘草各1钱,百草霜4钱。制法上为末,新汲井华水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上焦壅热,咽喉

  • 清凉饮子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凉饮子药方名称清凉饮子处方大黄、赤芍药、当归、甘草(炒),各二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生血润肤饮

    药方名称生血润肤饮别名生血润燥饮(《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四)。处方川归身(酒洗)生地黄熟地黄(酒洗)黄耆(蜜炙)各3克天门冬4,5克麦门冬(去心)3克五味子9粒 片芩(去朽,酒洗)1.5克栝楼仁1.5

  • 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小半夏汤药方名称小半夏汤处方半夏18克生姜15克功能主治和胄降逆,消痰蠲饮。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

  • 白薇丸加味

    药方名称白薇丸加味处方防风10克,羌活10克,白薇10克,白蒺藜10克,石榴皮10克,蒲公英12克,银花12克。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停留。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审视瑶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