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根饮子

芦根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五: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60克(锉)麦门冬90克(去心)人参30克(去芦头)黄耆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30克

制法上药锉碎和匀。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清胃降逆。治脾胃积热,耗气伤阴,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克,以水23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60毫升,去滓,入蜜10克,生地黄汁18毫升,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分二次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

《圣惠》卷七十四: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3两,人参2两(去芦头),藿香3分,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妊娠霍乱吐泻,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1分,以水1中盏,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养老奉亲》: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

功能主治老人消渴消中,饮水不足,五脏干枯。

用法用量上药以煎煮饮,空心食之。渐进为度。

注意忌咸食、炙肉、熟面。

摘录《养老奉亲》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二“芦根汤”之异名: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二“芦根汤”之异名

《千金》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摘录《千金》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

《外台》卷十三引苏游方: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别名芦根

处方芦根(切)10两,麦门冬(去心)10两,地骨白皮10两,生姜10两(合皮切),橘皮5两,茯苓5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

用法用量芦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恶寒,及虚胀并痛者,加吴茱萸8两。

注意忌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苏游方

《圣惠》卷十六: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2两,竹茹2两,人参2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石膏4两(细研)。

制法上锉,和匀。

功能主治时气病,愈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准绳·幼科》卷八: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参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渴兼吐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儿大小,与之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

《圣惠》卷十一: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3两,竹茹3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锉细,拌令匀。

功能主治伤寒干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五:芦根饮子

药方名称芦根饮子

处方芦根2两(锉),麦门冬3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两。

制法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两,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半两,煎至1盏,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两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减八物柴胡汤

    药方名称加减八物柴胡汤处方人参3钱,茯苓1钱,白芍1钱,地黄1钱,知母1钱,麦冬1钱,柴胡1钱,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经闭不行。血闭不行,骨蒸潮热,脉虚者。用法用量《医钞类编》有归身、淡竹叶。如有汗,加

  • 化(匿虫)丸

    《类证治裁》卷七:化(匿虫)丸药方名称化(匿虫)丸处方桃仁3钱,槐子3钱,陈艾3钱。功能主治虫蚀其肛,上唇有疮;谷道微痒,粪后蛆虫。用法用量红枣肉为丸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七《外科集腋》卷二:化(匿虫

  • 龙胆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龙胆散药方名称龙胆散别名龙胆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处方龙胆30克(去芦、头)木通30克(锉)土瓜根30克石膏60克犀角屑30克栀子仁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茅根1

  • 护胃承气汤

    药方名称护胃承气汤处方生大黄3钱,元参3钱,细生地3钱,丹皮2钱,知母2钱,麦冬(连心)3钱。功能主治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用法用量水5杯,煮取2

  • 菖蒲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菖蒲汤药方名称菖蒲汤处方菖蒲(洗,锉)1两,远志(去心)1两,木通(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石决明1两,当归(切,焙)1两,防风(去叉)1两,桂(去粗皮)1两。

  • 三乌茵陈汤加味

    药方名称三乌茵陈汤加味处方首乌15克,乌豆衣9克,乌梅9克,绵茵陈15克,丹皮9克,蝉衣4克,生地12克,当归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养阴,补肝肾,利湿。主肝阴虚夹湿。(迁延性肝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独圣散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药方名称独圣散处方黄蜀葵花(炒)30克制法上一味,捣为细散。功能主治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 两炒丸

    药方名称两炒丸处方半夏6两(切作片子),龙骨6两(碾为末),木猪苓6两(切作厚片子)。制法上药,先用生姜一斤,切作片子,换热水洗半夏7遍,去生姜不用,只将半夏一味同木猪冬一处拌匀,炒半夏微干,碾破半夏

  • 参桂养营丸

    药方名称参桂养营丸处方人参2两,安南桂1两,全当归1两,白茯苓1两,白芍药1两,陈皮1两,白术(炒焦)2两,黄耆2两,熟地黄4两,五味子7钱,远志肉5钱,甘草(炙)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大枣打烂为丸

  • 健脾豆蔻丸

    药方名称健脾豆蔻丸处方白豆蔻仁2分。枳壳(去瓤,麸炒)2两,陈皮(汤浸,去白,焙)2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制)半两,丹砂(细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