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防方

荆防方

赵炳南方:荆防方

药方名称荆防方

处方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蝉蜕4.5克。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主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赵炳南方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荆防方

药方名称荆防方

处方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用法用量恶寒重,发热轻,风团皮损偏白者,去薄荷,重用荆芥,加干姜皮;兼吐泻、腹痛者,加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

各家论述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药。荆芥驱散气分风邪;防风散骨肉之风;薄荷清轻凉散,解风热之邪,又可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升散开窍;僵蚕祛风散结;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摘录《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猜你喜欢

  • 当归厚朴汤

    《仁斋直指》卷十三:当归厚朴汤药方名称当归厚朴汤处方当归(炒)厚朴(制)各30克 官桂45克 良姜75克制法上药锉为散。功能主治主肝经受寒,面色青惨,肢厥泄利。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空腹时服。摘录《

  • 荆芥穗汤

    药方名称荆芥穗汤处方川黄连、荆芥穗、生地黄、生甘草。功能主治疏利郁结。主小儿胎气兼风邪入脐,致患撮口,气息喘急,啼声不出,或肚上青筋,吊疝内气引痛。用法用量与指迷七气汤(去桂,加大黄、钩藤、僵蚕)同用

  • 贝母粥

    《资生录》:贝母粥药方名称贝母粥处方贝母粉10克 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制法用北粳米、冰糖煮粥,待米开汤未稠时,调入贝母粉,改文火稍煮片刻(再煮二三沸),粥稠即成。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散结。适用于急慢

  • 柽叶散

    药方名称柽叶散别名独圣散处方西河柳。制法青茂时采叶,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发热6-7日以后,明是疹子却不见出者。用法用量独圣散(《麻科活人》卷二)。摘录《准绳·幼科》卷六

  • 白前酒

    药方名称白前酒处方白前100g 白酒500ml炮制将白前捣成粗末,装入纱布袋中,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备用。功能主治泻肺降气,下痰止嗽。主治肺实喘满,咳嗽,多

  • 内托散

    药方名称内托散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川芎当归防风白芷桔梗白芍厚朴木香肉桂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疮顶陷不起,根窠不红或灰白色,寒战咬牙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浆不满者,水、酒各半煎服。摘录《证治准

  • 朗明汤

    药方名称朗明汤处方枳实1分,厚朴1分,牡蛎7分,白术7分,栀子3分,黄连3分,竹茹3分,石膏3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遗精久不止,盗汗,五心烦热。用法用量水煎,顿服。摘录《名家方选》

  • 大竹叶汤

    药方名称大竹叶汤处方甘草2两(炙),小麦(完用)5合,黄耆2两,人参2两,知母2两,大枣20枚(擘),半夏3两(洗),栝楼1两,粳米1升,黄芩1两,当归2两,生姜4两,前胡2两,芍药2两,麦门冬6合(

  • 当归粉

    药方名称当归粉处方当归(末)半两,胡粉半两。制法上相和研匀。功能主治小儿脐疮,脐中水湿,肿赤汁出,时时啼呼。用法用量敷脐中,仍炙絮熨之,以啼呼止为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 蠲痛丸

    《直指》卷十八:蠲痛丸药方名称蠲痛丸处方延胡索(略炒)1两,川楝(蒸去皮核)半两,舶上茴香(炒)半两,牵牛(炒,取末)1分,当归1分,良姜1分,青皮(去白)1分,木香1分,天台乌药1分,全蝎7个(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