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防解毒汤

荆防解毒汤

症因脉治》卷四: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枳壳桔梗木通甘草、淡竹叶

功能主治湿热痢初起,恶寒头痛,身热,表未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如有太阳症,加羌活;阳明症,加葛根;少阳症,加柴胡;湿气胜,腹不痛,加川芎苍术;热气胜,腹大痛,加川连、枳壳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治痘全书》卷十三: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黄芩(酒炒)、黄柏(酒炒)、元参、牛蒡子、升麻

功能主治痘已见,毒火熏灼于中,使疹挟出于外,其间有碎密若疮一样者;痘夹斑、夹麻或夹丹者。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片玉痘疹》卷上: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穗、防风黄芩牛蒡子(炒)、酒柏、小甘草玄参升麻知母人参石膏连翘

功能主治解毒,消散斑疹。主痘已见形,火毒熏灼于内,夹疹而间有碎密若芥子;或夹斑,而皮肤鲜红成块者。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上

《金鉴》卷五十九: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薄荷叶、连翘(去心)、荆芥穗、防风黄芩黄连牛蒡子(炒,研)、大青叶、犀角人中黄

功能主治麻疹见形三日之后,因调摄不谨,或为风寒所袭,或为邪秽所触,以致毒反内攻,1-2日疹即收没,轻则烦渴谵狂,重则神昏闷乱者。

用法用量用灯心、芦根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九

《金鉴》卷五十六:荆防解毒汤

药方名称荆防解毒汤

处方荆芥防风赤芍药、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木通桔梗地骨皮连翘(去心)。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热在肌表,痘痂宜落不落,其痂一半掀起,一半咬紧,身热干燥,肌肤红赤。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猜你喜欢

  • 鲎鱼胆散

    药方名称鲎鱼胆散处方鲎鱼胆(生用)半两,白矾(生用)半两,绿矾(生用)半两,腻粉半两,水银半两,麝香半两。制法上药一处细研,时点少许水,研水银星尽为度。功能主治大风癞。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本草纲目》卷

  • 浮萍地肤汤

    药方名称浮萍地肤汤处方浮萍草9g,净麻黄2g,净蝉蜕2g,地肤子9g,苦参片4g,白僵蚕9g,白蒺藜9g,豨莶草9g,生苡仁12g,粉丹皮4g,白鲜皮9g,生甘草2g。功能主治风寒型荨麻疹。疹出色白,

  • 防风根汤

    药方名称防风根汤处方防风根、于术、当归、姜黄、生黄耆、桑枝。功能主治络虚而致之肩膊疼痛连臂,渐下入环跳,髀膝。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六

  • 青娥丸

    《中国药典》:青娥丸药方名称青娥丸处方杜仲(盐炒)480g补骨脂(盐炒)240g 核桃仁(炒)150g大蒜120g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甘而辛。炮制上四味,将大蒜蒸熟,干

  • 发痘散

    药方名称发痘散处方生黄耆2钱,甘草5分,当归1钱,桔梗1钱,荆芥1钱,防风2分。功能主治痘疮初出,因气虚而不能送发于外,隐于肌肉之间,不见点粒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集成定痫丸

    药方名称集成定痫丸处方人参1两(切片,焙干),漂白术1两5钱(切片,土炒),白云苓(切片,姜汁拌蒸,晒干)1两,直广皮(酒炒)1两,法半夏1两,石菖蒲5钱(取9节者,切片),白当归1两(酒洗,晒,切)

  • 大宁肺汤

    药方名称大宁肺汤处方紫苏、杏仁、桑皮、半夏、五味、橘红、甘草、阿胶、枳壳、黄芩、细辛、粟壳。功能主治妇人素有哮喘之疾,遇产而发。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 元胡索散

    《朱氏集验方》卷三:元胡索散药方名称元胡索散处方元胡(盐炒)干蝎等分功能主治治小肠气痛。用法用量上药研为细末,温酒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会约医镜》卷十四:元胡索散药方名称元胡索散处方当归赤芍刘寄

  • 祛老乌须健阳丹

    药方名称祛老乌须健阳丹处方赤白何首乌各500克(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切碎)牛膝250克(用何首乌、黑豆3.75千克,砂锅蒸三次)茯神250克(乳拌)赤茯苓500克(牛乳浸一宿)白茯苓500克(人乳浸

  • 清肺化痰健脾汤

    药方名称清肺化痰健脾汤处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薏苡仁30克,黄芩9克,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桔梗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肺,化痰,健脾。主痰热壅肺,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