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葛根芩连微丸

葛根芩连微丸

药方名称葛根芩连微丸

处方葛根1000g黄芩375g黄连375g 炙甘草250g

性状为暗棕褐色至类黑色微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四味,取黄芩黄连,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分别用5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并适当浓缩;葛根加水先煎30分钟,再加入黄芩黄连药渣及甘草,继续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适当浓缩,加入上述浓缩液,继续浓缩成稠膏,减压低温干燥,粉碎成最细粉,以乙醇为湿润剂,机制泛微丸,得300g,过筛,于60℃以下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止泻止痢。用于泄泻痢疾,身热烦渴,下痢臭秽;菌痢、肠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小儿一次1g,一日3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袋装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清胃散

    《脾胃论》卷下:清胃散药方名称清胃散处方生地黄当归身各0.9克牡丹皮1.5克黄连1.8克(如质次,更加O.6克。夏月倍之)升麻3克功能主治清胃凉血。治胃中积热,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部,满面发热,其齿

  • 橘皮干姜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橘皮干姜汤药方名称橘皮干姜汤处方橘皮通草干姜(炮)桂心各60克人参30克甘草(炙)60克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治伤寒哕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2克,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

  • 调胃白术泽泻散

    药方名称调胃白术泽泻散别名调胃白术散处方白术、泽泻、芍药、陈皮、茯苓、生姜、木香、槟榔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病化为水气,传变水蛊,不能食。痈疽声嘶色败,唇鼻青赤,面目浮肿。用法用量调胃白术散《

  • 接骨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接骨散药方名称接骨散处方定粉、当归,各一钱;硼砂一钱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从高堕下,马逐伤折,筋断骨碎,痛不可忍。接骨续筋,止痛活血。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煎苏木

  • 九龙丸

    《张氏医通》卷十四:九龙丸药方名称九龙丸处方当归苦参各60克防风荆芥羌活各45克蝉蜕川芎各15克全蝎(滚水泡去咸味)3克 大枫仁24O克(一方少川芎、蝉蜕,有大胡麻60克,风藤30克)制法上药九味,各

  • 甘松香丸

    药方名称甘松香丸处方半夏曲2两,天南星2两,甘松1两,陈橘皮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眩。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八

  • 调中顺气丸

    《医学发明》卷一:调中顺气丸药方名称调中顺气丸处方木香白豆蔻仁青皮(去白)陈皮(去白)京三棱(炮)各30克 大腹子半夏(汤洗七次)各60克 缩砂仁槟榔沉香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鹿附汤

    药方名称鹿附汤处方鹿茸5钱,附子3钱,草果1钱,菟丝子3钱,茯苓5钱。功能主治寒湿,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用法用量上用水5杯,煮取2杯,1日2次,滓再煮1杯服。各家论述湿伏少阴,故以

  • 苓桂半夏汤

    药方名称苓桂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甘草2钱,桂枝3钱,半夏3钱,干姜3钱,生姜3钱,芍药3钱。功能主治噎膈。用法用量水煎大半钟,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膏髓酒

    药方名称膏髓酒处方猪肪膏3升,牛髓2升,油5升,姜汁3升,生地黄汁3升,当归4分,蜀椒4分(汗),吴茱萸5合,桂心5分,人参5分,五味子7分,芎?5分,干地黄7分,远志皮5分。制法上药九味为散;取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