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元散

补元散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补元散

药方名称补元散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黄耆(蜜炙)苦葶苈山药各30克木香15克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水肿消后,服之调补。

用法用量每用6克,加生姜大枣各少许,以水150毫升,煎取90毫升,去滓,不计时温服。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元散

药方名称补元散

处方牛膝(酒浸,切,焙)1两,地龙(去土,炒)1两,海桐皮(锉细)1两,羌活(去芦头)1两,当归(切,焙)1两,白芷1两,芎?1两,白附子(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巴戟天(去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肾脏风下注,多生热疮,或头目虚肿,日渐瘦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用豮猪肾批开入药末,更入盐椒少许煨熟,空心细嚼,用酒咽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审视瑶函》卷四:补元散

药方名称补元散

处方夜明砂(淘净)1两,真蛤粉5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真元不足,目不能远视。

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公猪肝1大片,将肝批开,搽药在内,米泔水煮熟,任意食之,以原汁汤嚼下。每日早、晚服,过7日再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补元散

药方名称补元散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木香、肉豆蔻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泻利久,脾胃虚,肢冷,脉沉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鸡峰》卷十九:补元散

药方名称补元散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黄耆(蜜炙)1两,苦葶苈1两,山药1两,木香半两,附子1个。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肿消后补益血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懊憹散

    《外台》卷二引《范汪方》:懊憹散药方名称懊憹散处方雚芦10分,干漆2分,萹蓄2分。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功能主治伤寒心中懊憹,下利,谷道中烂伤。热患有蛔虫懊憹。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粥饮下,日2次

  • 柴香散

    药方名称柴香散处方柴胡7分,黄芩7分,赤芍药5分,枳实1钱,厚朴5分,香薷5分,黄连5分,地骨皮1钱,三棱1钱,莪术1钱,玄胡索5分,甘草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心腹有气一块,略痛,及心腹疼痛膨胀

  • 香砂六君丸

    《中国药典》:香砂六君丸药方名称香砂六君丸处方木香70g砂仁80g党参100g白术(炒)200g茯苓200g 炙甘草70g陈皮80g半夏(制)100g性状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甜、辛。炮制上八味

  • 鲫鱼粥

    《圣惠》卷九十七:鲫鱼粥药方名称鲫鱼粥处方鲫鱼肉1斤,粟米3合(别煮粥)。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脐下痛,不下食。用法用量用湿纸裹鱼,煨熟,去骨细研,候粥熟,下鱼,入盐、醋调和。空心食之。摘录《圣惠》卷九

  • 石斛明目丸

    药方名称石斛明目丸处方石斛12.5千克肉苁蓉12.5千克麦门冬25千克茯苓50千克五味子12.5千克人参50千克 熟地黄75千克菟丝子12.5千克 草决明12.5千克 苦杏仁12.5千克山药12.5千

  • 复苏汤

    药方名称复苏汤处方三七6克龙骨9克珍珠粉0.6克厚朴6克朱砂3克琥珀6克血竭9克枳壳6克麝香0.6克 菖蒲6克功能主治治重伤之后,人事不省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林如高正骨经验》

  • 赤地利散

    药方名称赤地利散处方赤地利、黄柏、石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打扑伤损,青紫肿硬,数日不减者。用法用量酽醋和匀,鸡翎扫涂。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奉贤丸

    药方名称奉贤丸处方仙鹤草2两,荷叶炭2两,陈棕炭2两,川贝母1两,化橘红1两,茅根炭1两,当归炭1两,旱三七1两,白及1两,莲蓬炭1两,驴皮胶2两,生地炭2两,侧柏炭1两,槐花炭1两,茜草炭1两,陈蜜

  • 豆蒸丸

    药方名称豆蒸丸处方原蚕蛾28枚(全者,炒),羊靥28枚(劈开,炙干),猪靥28枚(如前炙),安息香1两,犀角屑1两,没药(研)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何首乌1两,大黄(锉,炒)1两,远志(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药方名称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0g茯苓100g陈皮50g连翘50g莱菔子(炒)50g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