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骨刺丸

骨刺丸

《外伤科学》:骨刺丸

药方名称骨刺丸

处方川乌30克 制草乌3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当归30克萆薢60克红花60克

制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丸9克,每次1~2丸,日服三次。

摘录《外伤科学》

边全禄方:骨刺丸

药方名称骨刺丸

处方地黄60克,骨碎补60克,炙马钱子60克,鸡血藤60克,肉苁蓉60克,汉三七30克,净乳香30克,净没药30克,老川芎3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填精益髓,活血止痛。主肝肾不足,血脉瘀阻。

用法用量日服2次,每次1丸,温开水或黄酒送服。

摘录边全禄方

《中医外伤科学》:骨刺丸

药方名称骨刺丸

处方川乌30g,制草乌30g,细辛30g,白芷30g,当归30g,萆薢60g,红花60g。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9-18g,日3次。

摘录《中医外伤科学》

猜你喜欢

  • 黄耆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黄耆六君子汤处方六君加黄耆、山药。功能主治病后调脾进食。主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 理阴益气煎

    药方名称理阴益气煎处方大熟地8钱,当归3钱,炙甘草5分,云苓2钱,人参1钱,酒炒白芍3钱,附子1钱或1钱5分,陈皮8分。功能主治调理元气,强壮精神。主久痢全止,气血两亏,中气不接,手足不热,神气衰弱。

  • 冷饮子

    药方名称冷饮子处方茴香3分(夏用根,冬用子),远志3分(去心),附子2颗(炮),桑螵蛸20枚,泽泻2分,萆薢3分,玉苁蓉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避瘟疫时灾,兼补下元。主用法用量分作2帖,大羊肾1具(

  • 滋肾散

    药方名称滋肾散处方川萆薢麦门冬(去心)远志(去心)黄柏(酒炒)菟丝子(酒炒)五味子(酒炒)各等分功能主治治白浊初起或半月以内者。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竹叶3片,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摘录《万病回春》

  • 加减漏芦汤

    药方名称加减漏芦汤处方漏芦30克,刘寄奴30克,公英30克,地丁30克,双花30克,连翘30克,柴胡13克,海藻15克,元参12克,香附12克,大贝12克,皂刺10克。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软坚散结,疏肝

  • 约精丸

    药方名称约精丸处方新韭子500克(霜后采者,酒浸一宿,焙)白龙骨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调糯米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滑精。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下。摘录《仁斋直指》卷十

  • 夹攻饮

    药方名称夹攻饮处方大黄1两,芒消3钱,苍术3钱,制乳香2钱,瞿麦2钱,篇蓄3钱,滑石1钱,制没药2钱,木通1钱半,栀仁2钱,石膏1钱,水灯芯5茎,桔梗1钱,银花3钱,皂角刺(煨,去尖)3个。功能主治令

  • 羚熊清狂汤

    药方名称羚熊清狂汤处方羚羊片1钱半,老竺黄3钱,寒水石4钱,小川连8分,九制胆星5分,金汁1两,鲜石菖蒲汁2小匙(同冲),熊胆1分(药汤调下)。功能主治消痰热以熄风火。主伤寒发狂,痰热风火较盛者。摘录

  • 保和去滞丸

    药方名称保和去滞丸处方陈皮5钱,半夏曲5钱,白茯苓5钱,枳实(麸炒)5钱,厚朴(姜汁炒)5钱,槟榔5钱,莱菔子(炒)2钱5分,木香2钱5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有积,胃弱

  • 调元清神汤

    药方名称调元清神汤处方人参、黄耆、当归、麦冬、陈皮、甘草(炙)、酸枣仁、黄连(炒)。功能主治痘疮收靥后,脾胃虚弱而不落痂,昏昏喜睡。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