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香薷散

黄连香薷散

《得效》卷二: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处方香薷散(香薷厚朴、白扁豆)、加黄连2两。

功能主治暑疟独热,躁烦,大渴引饮,小便不利,或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加灯心20茎,麦门冬(去心)20粒,淡竹叶7皮,车前草2根,晚禾根1握,槟榔1个(切片),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二

《杏苑》卷三: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香薷3钱,厚朴7分,甘草(生用)5分,白扁豆6分,黄连(姜汁拌炒)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暑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内外俱热,烦躁大渴喜冷。外感中暑泻之症,时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此暑热之症,脉洪滑热重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症因脉治》卷四)。

摘录《杏苑》卷三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黄连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能主治暑湿腹痛之症,热令当权,忽尔腹中作痛,肠中作响,痛泻交作,脉洪大者,此暑湿霍乱之类。暑热所逼而致夏月鼻衄,脉虚身热,大汗口渴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外科大成》卷三)。《外科大成》本方用法:水煎熟,冷服。

呕吐,加藿香;胸前饱闷,加枳壳;小便不利,加六一散、木通汤;大便结,加大黄;恶寒身热,加羌活防风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猜你喜欢

  • 塌气散

    药方名称塌气散处方陈米(炒黄)35克 青橘皮(去白,巴豆去亮21粒同炒黄色,去巴豆不用)15克甘草(微炙)30屯黑牵牛(半生,半炒)7.5克 肉豆蔻(面裹,煨香)2枚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健脾行气

  • 百合五味姜附汤

    药方名称百合五味姜附汤处方百合3钱,五味1钱,芍药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附子3钱。功能主治水土寒湿,而有上热目赤痛。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如面赤不热而作疼痛,是无上热,去百

  • 姜棕散

    药方名称姜棕散处方棕炭1两,炮姜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寒经病。用法用量酒煎乌梅汤调下。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补气化痰汤

    药方名称补气化痰汤处方黄芪45克,桔梗9克,沙参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茯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补气平喘,止咳化痰。主肺肾亏损。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

  • 南黄散

    药方名称南黄散处方黄连(黄连叶可代)20克,大黄40克,南星30克,吴萸20克。功能主治泄火解毒。主心脾积热。用法用量将四药晒干研细末,用醋调,敷涌泉穴,用布包好,1日1换,一般2次即可。摘录《四川中

  • 天竺散

    药方名称天竺散处方天竺黄僵蚕(炒)山桅子蝉蜕连翘郁金(水煮)甘草各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焦啼。用法用量临晚以薄荷汤下,食后亦可。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四

  • 理中人参散

    药方名称理中人参散处方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白术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茯苓1两,桂心3分,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 良姜丸

    《鸡峰》卷十八:良姜丸药方名称良姜丸处方高良姜1两,干姜1两,桂半两,黄橘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寒痰唾。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摘录《鸡峰》卷十

  • 痹药

    药方名称痹药处方猴姜(即骨碎补)1钱,香附1钱,草乌1钱半,川芎1钱。制法上共为细末。功能主治凡接骨入臼,先用此药服之,软其筋骨。主用法用量每用姜酒调服。饮醋即解。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 百合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百合汤药方名称百合汤处方百合人参紫苏茎叶(锉)猪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锉)大腹皮(锉)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马兜铃7枚(连皮)麦门冬(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