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角散

龙角散

《圣惠》卷三十:龙角散

药方名称龙角散

处方龙角1两(赤锦纹者),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桂心3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虚劳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卫生总微》卷二十:龙角散

药方名称龙角散

处方地龙(去土称)1两,荆芥穗1两,甘草1两,角刺1两(取紫色不桔者,净洗,捣去骨,只用皮)。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痈疖才发,赤肿作痛,或发头面,或发虚处,无故身热,微觉憎寒,或有疼处。

用法用量每用1合,水3盏,酒1盏,煎至2盏半,去滓,再煎至2盏,加研细乳香末1钱调匀,渐渐与服,5-7岁半盏,以下分2服,日3次。

摘录《卫生总微》卷二十

猜你喜欢

  • 加味固阴煎

    药方名称加味固阴煎处方生地炭、白芍、阿胶、生龙骨、生牡蛎、茯神、淮山药、秋石、知母、黄柏。功能主治黑带。因命火太旺,肾水受煎,下焦所郁之湿热,欲济肾水而不得,反得肾气而化黑,形如豆汁,气则腥臭,直流阴

  • 僵蚕全蝎敷治方

    药方名称僵蚕全蝎敷治方处方僵蚕3钱,全蝎2个(去毒),香皂3个。制法共捣成泥。功能主治祛风痰,止痉挛。主面肌抽筋,口眼?斜。用法用量随意糊之。温酒或开水和服亦可。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 茯苓天麻汤

    药方名称茯苓天麻汤处方白术、苍术、人参、黄耆、明天麻、泽泻、茯苓、生姜、半夏、橘皮、焦山楂、神曲、炮干姜、黄柏(酒制)、麦芽(炒)。功能主治口眼?斜,仪容不正,厥阴头痛,颠倒眼黑,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

  • 加味羊肝丸

    《医便》卷三:加味羊肝丸药方名称加味羊肝丸处方白乳羊肝1具(以竹刀割开,去膜,蒸熟,捣如泥),甘菊花5钱,黄连1两,防风(丢芦),薄荷(去梗),荆芥穗(去梗,净),羌活5钱,当归5钱,生地黄5钱,川芎

  • 赤芍汤

    药方名称赤芍汤处方赤芍、当归、木香、甘草、肉果、槟榔、黄芩、黄连、大黄。功能主治赤白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女科万金方》卷五

  • 龙虎小还丹

    药方名称龙虎小还丹处方鹿角胶4两,虎掌4两(酒炙,虎胫尤妙),川萆薢4两(酒洗),肉苁蓉4两,熟地8两(牛膝3两拌蒸),金钗石斛1斤,川续断4两,破故纸4两(研碎,拌胡桃肉蒸,炒),龟版4两(酥炙),

  • 姜豉汤

    药方名称姜豉汤处方黄瓜叶3片,生姜块1块,淡豉10粒。功能主治闪癖走疰,胁下疼痛。用法用量上研取汁。饮半盏,必吐涎,如不吐,闪癖自然而愈。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一引《傅氏活婴》

  • 鹿粉散

    药方名称鹿粉散处方鹿角(烧灰)。制法上为细末,入轻粉,油调。功能主治脚上生恶疮。用法用量涂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

  • 黄耆十补汤

    《仁斋直指》卷九:黄耆十补汤药方名称黄耆十补汤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白芍药30克人参白术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北五味子肉桂天台乌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

  • 常山甘草饮

    药方名称常山甘草饮处方常山1两,甘草(炙,锉)1两,大黄(锉,炒)1两,桑根白皮(锉)1两半,乌梅5枚(去核),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0枚,黄连(去须)1两,羌活(去芦头)1两半,黄芩(去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