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上兵伐谋

上兵伐谋

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屈服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后因用为以谋取胜之典。

汉书》卷四五《息夫躬传》:“因下其章诸将军,令匈奴客闻焉。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


【词语上兵伐谋】  成语:上兵伐谋汉语词典:上兵伐谋

猜你喜欢

  • 鬼可卖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宋定伯》:“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

  • 渑淄

    源见“淄渑”。比喻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清徐乾学《感遇》诗:“汲水辨渑 淄,染丝别黑白。”【词语渑淄】   汉语大词典:渑淄

  • 万羊

    源见“食万羊”。表示听天由命,不必强求富贵。宋刘克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向朝堂衮绣,万羊非泰,湖山絛褐,两鹤相随。”【词语万羊】   汉语大词典:万羊

  • 黄犬东门

    同“黄犬叹”。明张四维《双烈记.决疑》:“功名分浅,谢尘缘。钓船春雨惟高卧,黄犬东门免自怜。”【词语黄犬东门】  成语:黄犬东门

  • 鹏术

    源见“鲲鹏展翅”。指大鹏远飞南海的本领。比喻杰出的才能。唐王勃《再上武侍极启》:“循方极弊,尚亏风雨之间;抚翼濡鳞,犹失江湖之士。况乎九天鹏术,一代龙门!”【词语鹏术】   汉语大词典:鹏术

  • 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学生的四个主要科目。《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中以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

  • 黄苞

    《文选》卷十八晋.潘安仁(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唐.张铣注:“甘,桔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晋诗人潘岳《笙赋》中有“披黄苞以授甘”句,其中黄苞是指柑桔的皮。后遂用为

  • 汉庭狗监

    源见“狗监揄扬”。指能推举贤才的朝官。唐 王初《送叶秀才》诗:“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 一马不被两鞍

    比喻旧时贞洁女子不事二夫。出自元汴梁(今河南开封)儒士孟志刚妻衣氏语。孟志刚身亡,家贫无嗣子,丧葬乏力。官府派工匠为其造棺木。衣氏假说欲尽置丈夫所遗衣服于棺内,请求工匠把棺木做得宽大些。工匠依言行事。

  • 铭鼎孔悝

    《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君子,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春秋时,孔悝为传扬其祖先之功勋,特将其功德刻于鼎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