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删繁就简

删繁就简

删:除去。就:接近;趋向。指删去繁杂部分,趋向简明扼要。 王鸿绪(1645-1723年),初名度心,字季友(一作秀友),号俨斋,又号横云山人。江南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总纂《明史》,聘史学家万斯同核定史稿。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罢官,把全稿加以删改,编成《明史稿》三百一十卷,称为己作,进呈清廷。此事至晚清始为魏源等揭露。王鸿绪曾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上奏说:我以前曾在翰林院任馆职,奉皇上命令担任编写《明史》总裁官,同汤斌(翰林院侍讲)、徐乾学(内阁学士)、叶方霭(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互相参考修订,仅仅写成几卷。等到我回原籍多年,又有皇上恩召来京重新编写史书,然而以前撰写编辑多人很少还有活着的。只有大学士(赞理机务,兼尚书及殿阁衔)张玉书为监修,尚书陈廷敬为总裁,各自负责专门一类的编纂:张玉书负责记载典章制度的《志》,陈廷敬负责帝王传记的《本纪》,我负责一般人物传记的《列传》。因为我原来官衔俸禄,比起张玉书、陈廷敬来较有空暇时间,所以就删去繁杂部分,趋向简明扼要。修改差错,订正误漏。

【出典】:

清史稿》卷271《王鸿绪传》10013页:“(康熙)五十三年,疏言:‘臣旧居馆职(清称在翰林院、詹事府任职者),奉命为《明史》总裁官(总领写书官),与汤斌、徐乾学、叶方霭互相参订,仅成数卷。及臣回籍多年,恩召重领史局,而前此纂辑诸臣,罕有存者。惟大学士张玉书为监修,尚书陈廷敬为总裁,各专一类:玉书任《志》,廷敬任《本纪》,臣任《列传》。因臣原衔食俸,比二臣得有余暇,删繁就简,正谬订讹。’”

【例句】:

清·郑燮《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清·李汝珍《镜花缘》89回:“青钿道:‘都像这样,却也不难,大约删繁就简,只消八百韵也就够了,——就只可惜韵书无此宽韵。’” 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本论乃辑英人英格廉、意人科莎、日人井上辰九郎三氏所著之生计学史,而删繁就简,时参考他书以补缀之。”


连动 删去繁杂的,改为简洁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如孔子退修六籍,~,开示来学。”清·郑燮《楹联》:“~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用于描写写作。也作“删芜就简”、“芟繁就简”。


【词语删繁就简】  成语:删繁就简汉语词典:删繁就简

猜你喜欢

  • 鸣坂

    源见“骥伏盐车”。指受困厄的地方。唐温庭筠《上学士舍人启》之二:“赎彼在途之厄,仍遗生刍;脱于鸣坂之劳,兼贻半菽。”

  • 鼎湖龙

    同“鼎湖飞龙”。唐李商隐《昭肃皇帝挽歌辞》之二:“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 菊醴

    同“菊花酒”。唐于经野《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桂筵罗玉俎,菊醴溢芳樽。”【词语菊醴】   汉语大词典:菊醴

  • 名自张华显

    源见“张华识”。形容受到名流的赏识而显名。前蜀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名自张华显,词因葛亮吟。”

  • 脍鲈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思乡。宋史达祖《秋霁.江水苍苍》词:“念上国。谁是、脍鲈江 汉未归客。”

  • 金縢功

    《书.金縢》:“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孔颖达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后因以“金縢功”为忠心事君之典。三国 魏曹植《怨歌行》:“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 麋鹿卧姑苏

    同“麋鹿姑苏游”。唐罗隐《送王使君赴苏台》诗:“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

  • 瓮间卧

    同“瓮间眠”。唐白居易《效陶潜诗体》之十三:“兀傲瓮间卧,憔悴泽畔行。”

  • 灰身粉骨

    犹“粉身碎骨”。唐.王勃《上百里昌言疏》:“诚宜灰身粉骨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见“粉身碎骨”。唐·王勃《上百里昌言书》:“诚宜~以谢君父,复何面目以谈天下之事哉!”【词语灰身粉骨】  成

  • 南床

    《通典.职官六》:“(侍御史)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殿中监察不得坐也,唯侍御坐焉。凡侍御史之例,不出累月而迁南省者,故号为南床。”唐代典章制度:侍御史食坐之南所设的床即叫南床。后遂用为侍御史之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