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呼庚呼癸

呼庚呼癸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古人以天干配季节、方位。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因此,庚癸谓致食致水,作为军粮的隐语。因军中缺粮,故用隐语乞食。后因称向人告贷为“呼庚呼癸”或“庚癸之呼”。

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偫委积,师族无庚癸之呼。”


并列 古人把“庚癸”作为军粮的隐语。后以“呼庚呼癸”比喻向别人求贷。也指祈求粮食丰收。语本《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梁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明·张岱《杂著·失题》:“况时逢丰穰,~,一岁自北重登。”△用于借贷或祈求方面。


【词语呼庚呼癸】  成语:呼庚呼癸汉语词典:呼庚呼癸

猜你喜欢

  • 九万抟

    《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风之积也无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鹏鸟

  • 放诸四海而准

    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 种秫作酒

    源见“陶令秫”。形容人喜酒好饮。宋苏轼《莫笑银杯小》诗:“犹将公田二顷五十亩,种秫作酒不种粳。”

  • 斩楼兰

    楼兰,汉朝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罗布泊西,地处西域通道上,今尚存古城遗址。汉武帝通西域,多次派使臣经过楼兰去大宛等国。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楼兰归顺汉朝。但后来楼兰常担当匈奴的耳目,攻劫汉使,与汉

  • 谢安折屐

    源见“喜折屐”。指狂喜失态。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河东学案下.吕泾野先生语录》:“如谢安折屐,岂能强制得住?”

  • 还乡昼锦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后回归故乡,以示显荣。清汪绎《项羽》诗:“英雄岂作书生筭,也作还乡昼锦看。”述补 白天穿着锦衣归乡。指富贵后显耀于故乡。语本《汉书·项籍传》:“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

  • 此日足可惜

    足:多。 这个日子非常值得珍惜。 后常用作惜阴之辞。语出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尝,舍酒去相语,共分一日光。”董必武《题赠〈中学生〉》:“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 降火

    源见“白鱼入舟”。王朝兴盛的瑞兆。《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张铣注:“武王济河,火流为乌,此圣人之祥瑞也。”【词语降火】   汉语大词典:降火

  • 赠鞭策

    源见“绕朝策”。借指临别赠言或致送书信。清毛奇龄《送同年范太史还吴门》诗:“衔杯徐起赠鞭策,意气厉落不可当。”

  • 百钱游

    同“百钱挂杖”。宋苏轼《初入庐山》诗之三:“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宋陈师道《和江秀才献花》之三:“过我可为千日醉,从公难作百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