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源见“鱼化龙”。喻指参加科举考试。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未知鱼跃地,空愧《鹿鸣》篇。”【词语鱼跃】 汉语大词典:鱼跃
女子出嫁后归省父母。宁:向父母问好。《诗.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尔。”《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来,归宁也。”杜预注:“宁,问父母安否。”又古时诸侯
同“雁声”。宋林景熙《答柴主簿》诗之一:“铜槃消息无人问,寂寞西楼待雁音。”【词语雁音】 汉语大词典:雁音
同“漆园吏”。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蒙吏观秋水,莱妻纺落毛。”【词语蒙吏】 汉语大词典:蒙吏
同“挥斧”。宋王安石《思王逢原》诗:“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词语挥斤】 汉语大词典:挥斤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管宁是三国时北海人,他于
源见“吴练”。形容极目远眺。清蒲松龄《登岱行》:“吴门白马望依稀,沧溟一掬堆琉璃。”【典源】《论衡·书虚》:“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
同“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见“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词语吐食握发】 成语:吐食握
《史记.陈丞相世家》:“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音yān zhī,汉时匈奴单于及诸王正妻的称号),围以得开。”平城:汉县名,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平城有白登山。“白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