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庾公玉树

庾公玉树

源见“埋玉树”。指已逝的有才华之士。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各抆泪哭以长句》:“顾荣璧轸已摧绝,庾公玉树真埋藏。”


猜你喜欢

  • 鼓腹击壤

    源见“含哺鼓腹”、“击壤歌”。形容太平盛世。《隋书.何妥传》:“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其间。”连动 击土拍腹歌颂太平(一说壤是乐器)。比喻太平无事,人人欢乐地生活。语本《十八史略·五帝》:

  • 畸民

    同“畸人”。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叙》:“故鸠聚本朝以来硕公、庞儒、俊士、畸民之言,都若干篇。”【词语畸民】   汉语大词典:畸民

  • 计然策

    同“计然之策”。宋刘攽《送江叔寺丞弃官归江州》诗:“还将计然策,江上依扁舟。”【词语计然策】   汉语大词典:计然策

  • 醉酒饱德

    《诗.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又序:“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后因以“醉酒饱德”为感谢主人宴饮之辞。《太平广记》四九二引唐无名氏《灵应传》:“妾以寓止郊园,绵历多祀,

  • 秣马利兵

    喂饱战马,磨快兵器。谓做好作战准备。《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亦作“秣马厉兵”。《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然后深沟高垒,秣马厉兵,为战守之备。

  • 改弦易辙

    源见“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向、做法或态度。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且如杜周,亦以酷恶著名,而得全首领以殁,亦可谓幸免矣,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并列 辙,车轮滚过的

  • 三心二意

    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专一。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待妆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歧路灯》一六回:“今日在圣贤炉前成了八拜之交,有福同享,有马同骑。那个若有三心二意,叫周将军监

  • 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定。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并列 比喻心中慌乱不安。廖辉英《红尘孽债》:“

  • 思发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后因以“思发花前”形容归心急切。宋 陈坦之《沁园春》词:“思发花前,人归雁后,误记归帆千里舟。”

  • 雊雉升鼎

    同“雊雉”。《旧五代史.唐明宗纪第九》:“童谣非祸福之本,妖祥岂隆替之源!故雊雉升鼎而桑穀生朝,不能止殷宗之盛。”【词语雊雉升鼎】  成语:雊雉升鼎汉语大词典:雊雉升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