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忍无可忍

忍无可忍

原为“忍不可忍”,指忍受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后作“忍无可忍”,意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表示忍耐已到了极限。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初从曹操为司空军谋掾,阳平太守。魏明帝临终,拜大将军长史,后出为冀州牧,为曹爽所忌,转结司马懿。后时匈奴、鲜卑寇边,起为并州(今山西)刺史,往见太傅司马懿,脸带怒色,默默无言。司马懿问道:“你得任并州,还嫌职权小吗?今当远别,为何不高兴呢!”孙礼回答说:“我哪里是在意我的官职大小,本想到您会象伊尹、吕尚那样能匡扶汉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功勋。如今社稷将倾,天下汹汹,这才是我不高兴的原因。”说完后,涕泣横流。司马懿劝他:“暂且止住,要忍受不可忍受的事情。”

【出典】:

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卷24第693页:“往见太傅司马宣王,有忿色而无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忿理分界失分乎?今当远别,何不欢也!’礼曰:‘何明公言之乖细也!……本谓明公齐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因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例句】:

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如果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主谓 忍到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了。语本《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高阳《粉墨春秋》:“‘自然是佛海太对不起我! 我~,决定请律师——’杨淑慧突然停顿,然后自责地说……”△多用于描写反抗斗争。→拍案而起是可忍,孰不可忍 扬眉吐气 ↔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逆来顺受 唾面自干


【词语忍无可忍】  成语:忍无可忍汉语词典:忍无可忍

猜你喜欢

  • 调梅

    同“调羹鼎”。唐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词语调梅】   汉语大词典:调梅

  • 华屋山丘

    《文选》卷二七曹植《箜篌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终,尽)。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此是慨叹人生短暂,富贵无常。后也可用为兴亡盛衰之叹。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一:

  • 季子高风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四年》:“吴王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

  • 去握珠

    参见:掌中珠

  • 姬公吐握

    同“吐哺握发”。清顾炎武《复周制府书》:“未得登龙,俄承遗鲤。将下交乎白屋,复宠贲乎元?。此真姬公吐握之风,当亦园 绮趍从之日。”

  • 行不踰方

    行为不跨越轨道,指行为端正。《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踰方。”【词语行不踰方】  成语:行不踰方汉语大词典:行不踰方

  • 燕镐

    源见“周王宴镐”。借指君臣同宴乐。燕,同“宴”。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燕镐皇恩渥,横汾圣藻雄。”

  • 珠浦

    源见“合浦珠还”。借指广州。唐杜甫《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诗:“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 天堑

    天然的濠沟,比喻地形的险要。多指长江。《南史.孔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能飞渡!’”堑( ㄑㄧㄢˋ qiàn 欠)原作“壍”。【词语天堑】   

  • 兼弱攻昧

    相传夏桀时政局衰弱昏昧,商汤曾加以征伐兼并。《书.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后亦用以指吞并弱小,攻取政治腐败的国家。连动 吞并弱小国家,讨伐昏庸糊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