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无愁天子

无愁天子

北齐书.幼主纪》:“幼主名恒,帝(北齐后主高纬)之长子也。……”“又斛律光死后,诸武官举高思好堪大将军,帝曰:‘思好喜反。’皆如所言。乃益骄纵,盛为无愁之曲,帝自弹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数。人间谓之无愁天子。”

所谓“无愁天子”是指不忧国事、只知陶醉于声色狗马的昏庸皇帝。唐李商隐据此作《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其诗写道:“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麒麟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词语无愁天子】  成语:无愁天子汉语词典:无愁天子

猜你喜欢

  • 礼失而求诸野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

  • 击珊瑚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

  • 沉舟破釜

    同“破釜沉舟”。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沉舟破釜,敢辞金革苦。”见“破釜沉舟”。明·朱鼎《玉镜台记·燃犀》:“啮雪餐风,~,敢辞金革苦。”【词语沉舟破釜】  成语:沉舟破釜汉语大词典:沉

  • 隐若敌国

    《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侧足,因担心而不敢正面相向)。诸将见战陈(同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常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

  • 安步当车

    指不乘车而从容步行。战国时期,齐宣王在位期间,见到了齐国的隐士颜斶(chù)。齐王叫他,你过来。颜斶也说,你到这里来。齐宣王十分不高兴,宣王手下人也责怪颜斶不懂礼貌。颜斶回答说,我如到王跟前是贪慕权势

  • 指鹿作马

    同“指鹿为马”。《三国志.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作马,收付廷尉。’”见“指鹿为马”。《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

  • 面如敷粉

    《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著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三国魏何晏面白出众,常如敷粉。后因以“面如敷粉”常形容面皮白嫩,以“敷粉何郎”常比喻

  • 别鸡群

    源见“鹤立鸡群”。谓超俗出众。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 颍上田

    源见“箕山之节”。借指隐居之处。宋文天祥《和曹倅赋别》:“未了醉翁事,重寻颍上田。”【词语颍上田】   汉语大词典:颍上田

  • 鼎足戒

    源见“折鼎覆?”。指折鼎覆?的教训。明方孝孺《勉学》诗之十二:“丈夫誓许国,身作万里城。永怀鼎足戒,毋使公?倾。”【词语鼎足戒】   汉语大词典:鼎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