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发森竖

毛发森竖

形容极端惊恐的样子。又作“毛发倒竖”,“毛骨森竖”。见唐李德裕之事迹。李德裕(787-849年),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唐元和宰相李吉甫子,以门荫入仕。历任浙西观察使、西川节度使等。唐武宗会昌年间为相。他曾提出抑制藩镇、整顿吏治、废除佛寺等一系列主张。执政期间颇有政绩,威名独重于时。但武宗去世后,却不能得到唐宣宗的信任。史载,宣宗即位时,德裕奉册太极殿。典礼结束后,宣宗便对左右的人说道:“刚才举行典礼时靠近我的那个人,是不是太尉?每看我一下,都使我感到毛发森竖。”后来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户,死于贬所。

【出典】:

新唐书》卷180《李德裕传》5341页:“宣宗即位,德裕奉册太极殿。帝退谓左右曰:‘向行事近我者,非太尉邪?每顾我,毛发为森竖。’”

【例句】:

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毛发森竖,乃迹故步,还至水浒;削台读碑,慷慨吊古。”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40卷:“沈鍊每日间与地方人等,讲论忠孝大节,及古来忠臣义士的故事。说到关心处,有时毛发倒竖,拍案大叫;有时悲歌长叹,涕泪交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者》:“暇时闲步,至第后,见一园亭,入涉之。老松翳日,细草如毡。数转廊榭,又一高亭,历阶而入,见壁上挂人皮数张,五官俱备,腥气流熏。不觉毛骨森竖,疾退归舍。”


见“毛发倒竖”。宋·岳珂《桯史·馆娃浯溪》:“余忽心动,~,乃迹故步,还至水浒,削苔读碑,慷慨吊古。”


【词语毛发森竖】  成语:毛发森竖汉语词典:毛发森竖

猜你喜欢

  • 金瓠

    三国 魏曹植《金瓠哀辞》序:“金瓠,予之首女,虽未能言,固以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后以“金瓠”指夭折的爱女。清陈维崧《西河.中秋前二日红友有爱女之戚词以慰之》词:“记学母,将眉画,金

  • 赠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晋.杜预注:“吴地贵缟,郑地贵纻。故各献己所贵,示损己不为彼货利。”缟,白色生绢,是吴国的贵重物品。春秋时,吴公子季扎出使

  • 素月流天

    素月:皓月。 形容月夜满天清光。语出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宋.苏轼《答仲屯田次韵》:“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 贵以贱为本

    高贵要以低贱为根本。 表示居于高位的人要能谦卑处下。语出《老子》三九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汉.王符《潜夫论.救边》:“夫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其严乎’!”意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总有许多人监视着,不可不谨慎。亦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往往要受别人的监督,做了坏事,也绝对不能遮人耳目,隐瞒下去。宋《二

  • 璧悲三献

    源见“和氏之璧”。悲叹怀才不遇。唐张子容《璧池望秋月》诗:“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

  • 奉如神明

    《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后以“奉如神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极为尊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八回:“这件事荒唐得很!这么一条小蛇,怎么把他奉如神明起来?”述补 信奉得像敬神似的。形容对某

  • 隆准

    《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裴骃集解引文颖曰:“准,鼻也。”后以“隆准”代指汉高祖刘邦。宋苏轼《送郑户曹》诗:“隆准飞天上,重瞳亦成灰。”清 陈培脉《徐州怀

  • 亥字访疑年

    源见“绛县老人”。表示敬老、关怀老人。唐权德舆《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诗:“武符颁美化,亥字访疑年。”

  • 林残鱼殚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猨,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这段话说的是:楚王丢失了猴子,就不惜糟蹋林木去寻找;宋君丢失了珍珠,就屠尽池鱼去觅求。后以“林残鱼殚”比喻恣肆暴虐的行为或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