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遂堕井

毛遂堕井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战国时候,赵国有两个人都叫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门客没有弄清情况,便把毛遂堕井而死的传闻报告给平原君。平原君听了非常悲痛,后来才知道自己的门下客毛遂并没有死。后因用为咏不可靠的传闻之典。

唐.李白《系浔阳上崔相涣》诗之二:“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李白用“毛遂堕井”、“曾参杀人”的典故,婉转申诉自己的被诬枉。

唐.张祜《江上旅泊呈杜员外》诗:“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


主谓 指传闻失实。《西京杂记》卷6:“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非平原君客也。”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三人市虎 曾参杀人


【词语毛遂堕井】  成语:毛遂堕井汉语词典:毛遂堕井

猜你喜欢

  • 瑜瑕

    源见“瑕不掩瑜”。喻优劣好坏。南朝 梁江淹《效阮公诗》:“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词语瑜瑕】   汉语大词典:瑜瑕

  • 忘楚操

    源见“南冠楚囚”。楚操,楚地琴曲。借指乡音。忘楚操,比喻屈节忘本。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遂今忘楚操,何但食周薇。”

  • 衔石鸟

    源见“精卫填海”。指精卫鸟,泛指海鸟。亦比喻奋斗不息的志士。唐吴融《沃焦山赋》之二:“乘槎之人,莫敢沿洄其侧;衔石之鸟,无因栖息于中。”黄人《太平洋七歌》之七:“不愿为鲲为鹏愿为衔石鸟,填平沧瀛成大道

  • 巧言令色

    也作“巧言善色”。形容花言巧语,内藏祸心而外露和悦。传说虞舜在位时期,大臣皋陶和禹共同讨论天下大计和治国安民之道。皋陶说,重要的在于知人善任,把臣民治理好。禹说,完全做到这些,连帝尧都感到困难啊!知人

  • 壮气惊寒水

    参见:易水歌

  • 一鸣惊人

    《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

  • 鱼笺雁书

    同“鱼书雁帖”。明 史叔考《醉罗歌.题情》套曲:“泪痕一线罗裙绣裾,相思两字鱼笺雁书。”并列 书信。明·史叔考《醉罗歌·题情》:“泪痕一线罗裙秀裾,相思两字~。”△略含褒义。为雅称,且含有珍视的意思。

  • 溱洧之讥

    《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序》:“《溱洧》,刺乱也。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莫之能救焉。”后因以“溱洧之讥”指淫

  • 倚马成文

    同“倚马成章”。清毛奇龄《百字令.客沪上为王鸿资初度》词:“倚马成文,磨盾草檄,杀尽中山兔。”

  • 还珠浦

    同“还珠”。唐刘禹锡《奉和中书崔舍人》:“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