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惜羽毛

爱惜羽毛

明.李贽《初谭集.父子回》:“陛下爱其骨肉,臣敢惜其羽毛。”

此典故以羽毛比喻人的声誉。“爱惜羽毛”亦作“自惜羽毛”,即指惜己声誉。

近人章炳麟在其《答某书》中写道:“苟其人自惜羽毛,又知东人非始终可保,必不轻于依附。”


述宾 比喻像鸟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名声,处事谨慎。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鲁迅《并非闲话(三)》:“但写出以后,却也不很~,有所谓‘敝帚自珍’的意思。”△褒义。爱惜名声之用语。→洁身自好↔自暴自弃。 也作“自惜羽毛”。


【词语爱惜羽毛】  成语:爱惜羽毛汉语词典:爱惜羽毛

猜你喜欢

  • 雁门偈

    源见“雁门僧”。指高僧所写之诗。偈,原指佛经中的唱词。唐鲍溶《酬江公见寄》:“曾答雁门偈,为怜同社人。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词语雁门偈】   汉语大词典:雁门偈

  • 论味隆殷

    《吕氏春秋.本味》载:汤得伊尹,伊尹为汤历数天下至美之味,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

  • 左车略

    参见:左车良谋

  • 藿食

    以豆叶当食物,谓粗食,借以指在野之人。汉代刘向《说苑.善说》:晋献公时,有一个名祖朝的东郭人,上书献公,愿闻国家之计,献公派使者告诉他说:“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祖朝以实例说明‘‘……食肉

  • 荀粲熨妇

    三国魏荀粲爱妻子的故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荀奉倩与妇与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奉倩:荀粲的字。

  • 班荆

    源见“班荆道故”。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词语班荆】   汉语大词典:班荆

  • 冯异大树

    源见“大树将军”。赞誉将领不居功自傲。唐李瀚《蒙求》诗:“冯异大树,千秋小车。”

  • 怯虚弯

    同“怯弦”。唐骆宾王《途中有怀》诗:“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 牛眠指葬

    源见“牛眠地”。指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下葬。明 吾丘瑞《运甓记.家门始末》:“蚶鲊嗔封,牛眠指葬,范逵特荐显东朝。”

  • 伯牙曲

    源见“伯牙鼓琴”。指高妙的琴曲或诗作等。宋欧阳修《奉答厚甫见过宠示之作》诗:“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