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登车揽辔

登车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指为安定天下而操劳的豪情壮志。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昞仲赴江东幕》词:“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登车揽辔余事,何止客诸侯?”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七八引晋·司马彪《续汉书》曰:“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厉清节,为州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使滂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乃至州境,守令自知脏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伏众议。”《后汉书·党锢列传·范滂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范滂字孟博,为人节操清高,州人都很敬服,举为孝廉。当时冀州闹饥荒,地方不太平,朝廷派范滂为使节,去冀州视察。范登车拉住马辔,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至冀州,当地官吏听说他来了,自知自己的贪赃枉法事难以隐瞒,望风丢下印绶逃走。他举奏的事,都非常公允,高出众人。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济世报国的抱负。

【典形】 澄清之辔、登车揽辔、登车孟博、登车之志、揽辔、自期如孟博、澄清志、揽辔清风。

【示例】

〔澄清之辔〕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龙津共济,竞欣登御之车;芜室钦贤,必揽澄清之辔。”

〔登车揽辔〕 金·元好问《都运李丈哀挽》:“登车揽辔名空在,濯足临流事已非。”

〔登车孟博〕明·陈子龙《送祁世培侍御入掌大计》:“举奏赣君明黑白,登车孟博有风裁。”

〔登车之志〕 宋·张孝祥《淮东漕魏郎中》:“方怀投劾之归,空切登车之志。”

〔揽辔〕 宋·乐雷发《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揽辔戒前路,岂为好爵縻。”

〔自期如孟博〕 宋· 陆游 《枕上作》:“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词语登车揽辔】  成语:登车揽辔汉语词典:登车揽辔

猜你喜欢

  • 击钟陈鼎

    参见:击钟鼎食见“击钟鼎食”。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以为服冕乘轩者,宠患吾身也;~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捐公侯之业,学神仙之事。”【词语击钟陈鼎】  成语:击钟陈鼎汉语大词典:击钟陈鼎

  • 啮臂盟

    《史记.吴起列传》:“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战国时,卫人吴起早年求仕不得其志,家产荡,

  • 原上篇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常棣,或作“棠棣”。诗前小序说:《常棣》,燕兄弟也。由此可知,该诗是歌咏兄弟友爱的诗。上面所引,为该篇第三章,意思是托鹤鸽鸟相依在宽阔

  • 晋贤醉

    源见“竹林七贤”。借指放任不羁的饮宴游乐。唐薛涛《酬人雨后玩竹》诗:“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 定省凊温

    同“晨昏温凊”。明 吾丘瑞《运甓记.庐山会合》:“怎知他近来康履。总然是身安体豫,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词语定省凊温】  成语:定省凊温汉语大词典:定省凊温

  • 一弦琴

    《晋书.隐逸传.孙登传》:“陈登字公和……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好读《易》,抚一弦琴,见者皆亲乐之。”“一弦”,指隐士孙登所弹的一弦琴。后因用以比喻隐士清高自适的隐居生活。唐

  •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称誉他人约言不烦。鲁国执政大臣要翻修名叫长府的金库,孔子的学生闵子骞听说后,对孔子说,那所房子还能使用,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这个学生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一定中肯。【出典】:《论语·先进》:“鲁人

  • 一沤

    沤:水泡。佛家以水泡的转瞬即逝比喻生命的空幻。《楞严经.指掌疏》:“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宋代苏轼《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诗:“天人几何同一沤,谪仙非谪乃其游。”【词语一沤】   汉语大词典:一沤

  • 红丝翠幕

    同“红丝待选”。明高濂《玉簪记.情见》:“两物相赠,天教合欢,红丝翠幕,事非偶然。”

  • 壶里三光

    同“壶中天”。唐钱起《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余赋诗》:“鹤前飞九转,壶里住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