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又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交五声十二律也,或雅或郑,何也?曰:中正则雅,多哇则郑。”古代儒家以郑地音乐为淫邪之音。因以“雅郑”为中正高雅之乐与淫邪之乐的代称
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宋京师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尝于北方寄宿一家,家有一金像,度窃而将去,家主觉而追之,见度徐行,走马逐而
同“吴市吹箫”。元马致远《女冠子》残套:“桑间灵辄困,伍相吹箫,沈古歌讴。”
《文选》卷二十三晋.潘安仁(岳)《悼亡诗三首》其一:“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晋代文人潘安仁在《悼亡诗》中以“比目鱼”、“中路
源见“宣室召”。指君王征召才士的诏令。唐白居易《寄题周至厅前双松》诗:“忽奉宣室诏,征为文苑臣。”
源见“西施”、“南威”。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并列 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形容美人的容颜。唐·李
同“精卫”。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词语精禽】 汉语大词典:精禽
一件事不知道就深以为耻。形容治学严以律己。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字通明,齐时拜为左卫殿中将军,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梁武帝以礼聘之不出。朝廷每遇有疑难之事,便派人到山
《庄子.则阳》:“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郭象注:“人各自得,斯饮和矣,岂待言哉?”后因以“饮和”谓使人感到自在,享受和乐。南朝
沉默不敢讲话。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箝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括囊:束紧袋口,比喻慎密,不轻易说话。见《周易.坤卦》。共默:拱手默不作声。晋代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