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老死不相往来

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十八:“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现多用于形容人与人或单位与单位之间,虽相距不远,但彼此之间从不来往。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自知’而不先‘知他’,只是聚在方隅,老死不相往来的办法,只是‘不可以语冰’的‘夏虫’,井底蛙,磨坊里的驴子之流而已。”


其他一直到老到死,相互间互不来往。语出《老子》80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形容彼此间从不联系。钱钟书《围城》:“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用于人际关系。常与“鸡犬之声相闻”连用。 →不通水火 ↔亲密无间


【词语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老死不相往来汉语词典:老死不相往来

猜你喜欢

  • 陶园佳趣

    源见“陶令宅”。指隐居田园的闲适之趣。宋 石麟《水调歌头.寿致政叔时又得孙》词:“赢得濠梁真乐,剩有陶园佳趣,杖屦日安闲。”

  • 何不食肉糜

    肉糜:即肉粥。 劝饥民为何不吃肉粥,这是昏庸无知的晋惠帝的故事。 后因用作指斥在位者不知民间疾苦之辞。语出《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清.昭槤

  • 挟妓东山

    同“东山携妓”。清袁枚《卮言》诗之三:“谢安游江左,挟妓东山东。”

  • 淇奥

    《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序》曰:“《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后以“淇奥”称颂辅佐国政有绩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齐聘于卫,卫侯

  • 斩蛟

    《世说新语.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

  • 范公忧乐

    源见“先忧后乐㈡”。指先天下人忧而忧,后天下人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清赵翼《大学士云岩阿公道经淮城相见话旧敬呈》诗:“郭令勋名真盖世,范公忧乐总关民。”

  • 褚伯玉隐操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褚伯玉传》:“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若礼致之,伯玉

  • 猿心

    源见“心猿意马”。指躁动散乱之心。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诗:“客到两忘言,猿心与禅定。”【词语猿心】   汉语大词典:猿心

  • 冬日可爱

    简作“冬爱”。比喻为人和蔼可亲,温柔慈善。《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冬日:指冬天的太阳。

  • 得鹿失鹿

    参见:蕉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