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趋庭

趋庭

论语.季氏》:“陈亢(字子禽,孔子的学生)问于伯鱼(鲤字伯鱼,他是孔子的儿子)曰:‘子亦有异闻(特殊的教诲)乎?’对曰:‘未也。尝独立(指孔子),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指对儿子毫无偏私亲近,一如普通的门人学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陈亢问伯鱼,说,你的父亲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教诲吗?伯鱼说,没有。他只是常常督促我学《诗》,学《礼》。认为不学《诗》,则不通事理,不能应对说话;不学《礼》,则不知规矩,不能立身行事:就是这么两点。陈亢听了很高兴,他认为问一得三,听到了学《诗》,学《礼》的道理,还知道君子并不偏私自己的儿子,和门人学生同样教训的啊!

后因以“趋庭”“鲤庭”作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唐.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汝士《宴杨仆射第》诗:“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


【词语趋庭】   汉语词典:趋庭

猜你喜欢

  • 子猷惜此君

    晋裴启《语林》:“王子猷(王徽之)尝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又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

  • 鹿走姑苏台

    《汉书.伍被传》:“后王(淮南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呼之曰:‘将军上。’被曰:‘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后因

  • 生财有道

    《礼记.大学》:“是故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原谓开发财源有办法。后也指敛钱发财很有办法。元.钱霖《哨遍》套曲:“干生受,生财有道,受用无由。”主谓 原指开发

  • 爇鸡

    《晋书.江逌传》:“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乃取数百鸡以长绳连之,系火于足。群鸡骇散,飞集襄营。襄营火发,因其乱,随而击之,襄遂小败。”后因用为以火攻计谋破敌之

  • 落帽孟嘉

    同“落帽客”。宋康与之《重九词》:“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 藏雾豹

    源见“南山雾豹”。喻隐居避世之人。唐李贺《春归昌谷》诗:“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雾豹。”

  • 贯朽粟红

    同“贯朽粟陈”。粟陈腐则色变红。明 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 申,民歌召 杜。”见“贯朽粟腐”。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 飞熊兆

    同“非熊兆”。宋柳永《千秋岁》词:“渭水当年钓,晚应飞熊兆。同一吕,今偏早。”【词语飞熊兆】   汉语大词典:飞熊兆

  • 三十六郡

    秦消灭六国,完成统一,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骃《集解》并列举了这“三十六郡”之名。【词语三十六郡】  成语:三十六郡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事不去听,不合礼的事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古代儒家认为仁人所应具有的修养。语出《论语.颜渊》:“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