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湖
即吴翁湖。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
即吴翁湖。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
指今湖北及其以东长江下游河段。唐李白《望天门山》 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北回”,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曹》 诗: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皆此。(1)古水名。即今湖北省东部长江河段。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升曹州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菏泽县 (今山东菏泽市)。辖境包括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及河南范县等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
即今台湾台南县西南佳里镇。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即此。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佳里镇。始见于明。陈第《东番记》:“其地……又有双溪口,加哩林。”杜臻《彭湖台湾述略》作“茄哩屿”
亦作苏木哈喇灰。即头堡驿。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头堡。《清一统志·哈密》:苏木哈喇垓“在哈密城西六十里。亦名头堡”。
清置,属同安县。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三十六里城内。
①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史记·赵世家》:孝成王七年(前259),“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即此。西汉置灵丘县。②战国时齐南境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孟子·公孙丑下》:“孟子谓蚔
即广汉县。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隋书·地理志》 新城郡通泉县:开皇初“并光汉县入”通泉。因避隋炀帝广讳改广为光。古县名。北周以广魏县改名,治今四川省射洪县(太和镇)。属新城郡。隋大业中废
即今江西宜春市南南庙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宜春县南有南庙市。民国 《宜春县志》 卷11: 南庙 “距城四十里。旧名堵田。……地广人稠,为南部交易市集地”。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水经·漾水注》:宕渠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元和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
即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昙闰法师,洛阳人也……附舶南上,期西印度。至诃陵北渤盆国。遇疾而终。” 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盆盆洲。《宋史·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