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洲
一名海陵山。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寰宇记》 卷158恩州阳江县: 罗洲 “在海口,回环三百余里,在县西。《图经》 云: 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旧名罗洲,又名罗岛”。
(1)古岛屿名。见“海陵岛”。(2)洲名。即“芦洲(1)”。
一名海陵山。即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寰宇记》 卷158恩州阳江县: 罗洲 “在海口,回环三百余里,在县西。《图经》 云: 海中有鱼形如鹿,每五月五日夜悉登岸,化为鹿,小于山鹿。此洲乃百姓鱼盐之地也”。《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海陵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旧名罗洲,又名罗岛”。
(1)古岛屿名。见“海陵岛”。(2)洲名。即“芦洲(1)”。
即招宝山。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巾子山 “在定海县东北八里,与候涛山形势相望,为潮水入之屏障”。《方舆纪要》 卷92宁波府定海县: 招宝山 “在县城东北,本名候涛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鄜城县置,为禧州治。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后唐同光元年(923) 复名鄜城县。②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益昌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元属广元路
在今广西阳朔县东南。 《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 浮山 “在县东南十五里。 高出众山”。
在今西藏洛扎县南。公元1077年至1084年间由噶举派祖师玛尔巴的弟子米拉日巴创建。“桑卡古托”,藏语意为九层少爷堡,寺内珍藏有古代藏文手抄佛教经典。
明置,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40静乐县:两岭关在“县东南六十五里,路出阳曲。明初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洪武八年改置故镇巡司,缭以土城,周一里有奇”。
即今四川泸县北嘉明镇。明 《泸州志》 引南宋 《江阳谱》: 本州惠民乡三里第二十五都有 “嘉明市”。清雍正七年 (1729) 于此置巡司。民国设县佐。在四川省泸县北部偏西。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4.1
一名姑浦。即今安徽当涂县姑溪河。《元和志》 卷28当涂县: 姑熟水 “在县南二里,县名因此”。《寰宇记》 卷105当涂县: “此水经县市中过,按溪即因地以名之也。又按 《江源记》,姑浦口南岸立津关,讯
亦作惟他。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有 “惟他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瑷珲条约》 被俄割占。
在今江苏东海县南。《南齐书·张冲传》:建武二年 (495),北魏攻义阳,“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驿马、厚生三城,多所杀获”。《方舆纪要》 卷22沭阳县 “厚丘城” 条下: “驿马城或曰在厚生
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南。东南流入毘河。《清一统志·成都府一》: 锦水河 “自灌县南柏木堰分江流曰柏木河,东流径崇宁县南合徐堰河,又东径彭、新繁二县南,又东至新都县西南,分一支东流为水利河,入金堂县界,注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