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虹溪镇

虹溪镇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六十三里虹溪镇。旧名十八寨,清光绪十七年 (1891) 改今名。


在云南省弥勒县中南部。面积16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虹溪,人口9990。原名十八寨,明嘉靖初设守御千户所。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镇区北有一溪水蜿蜒南流如虹,故名。1932年为弥勒县第二区。1941年置虹溪镇。1949年为弥勒县第二区。1955年改称虹溪区。1958年设虹溪公社。1959年分为虹溪公社和五山公社。1962年两公社合并为虹溪区。1970年为虹溪公社。1974年分为虹溪公社和五山公社。1984年改虹溪区,1987年置虹溪镇。产稻、玉米、小麦、烤烟、花生、蔬菜等。盛产烤烟,为省优质烤烟基地。有农机修造、烟丝加工、建筑、砖瓦、食品加工等企业。大小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文笔塔、魁星阁、石牌坊、白龙洞等。


猜你喜欢

  • 王家角镇

    清置,属鄜州。在今陕西富县西北王家角。《清一统志·鄜州》:王家角镇“本朝嘉庆二十一年,移州判驻此”。

  • 梅里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

  • 北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即古龙岗山)上。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二百五十余年。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

  • 达噶尔谿

    即达巴宗。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

  • 长举县

    隋初改苌举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大业初属顺政郡。唐属兴州,贞观三年(629)北移三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古县名。“长”,《魏书·地形志》作“苌”。北魏置,治今陕

  • 平乐馆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汉上林苑中。《汉书·武帝纪》:“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即此。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为西汉上林苑内宫观之一。元封六年(前105年),京师民观角觝于此。

  • 报达

    即八哈塔。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元刘郁《西使记》:丁巳岁(公元1257年),“取报达国,南北二千里。其主曰合里法。其城有东西城, 中有大河”。

  • 易隆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四十二里易隆。明为木密所驻地。原名洟笼,彝语 “洟” 为水,“笼” 为城,意即水城。

  • 南雅口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南雅口 “在府北六十五里。地势高耸,下临溪流,有闽越王庙”。

  • 瓮 (甕) 蓬县

    元至元中置,属定元府。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四十里大翁逢。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