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门
战国秦成都少城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公园(少城公园)一带。西晋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注:“阳城,蜀门名也。”《寰宇记》卷72华阳县:“阳城门,李膺记: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
战国秦成都少城南门之一,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公园(少城公园)一带。西晋左思《蜀都赋》:“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注:“阳城,蜀门名也。”《寰宇记》卷72华阳县:“阳城门,李膺记:少城有九门,南面三门,最东曰阳城门,次西曰宣明门。”
明置,属儋州。在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北南罗镇。
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96仙游县:寻阳山“山自西北来,峙为三峰,中大雪,北仙台,西香炉,极为雄伟。左右环叠, 峰岩甚众,并称奇胜”。
①即今河南西平县西南七十四里出山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五年(1866)二月,捻军乃奔“舞阳之武功镇、出山店诸处”。②即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三十八里出山乡。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中移巡司于高阳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四十里开城镇。唐为开城县治。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之东乌猪洲。《方舆纪要》卷101东莞县“三门海”条:“又县西南有乌猪海洋。”明黄衷《海语》称乌猪山。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八十里。遗址尚存。《后汉书· 段熲传》:建宁元年 (168) 春,“熲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晋废。②北魏置,为西北地郡
即今江西都昌县东三汊港镇。清同治《南康府志》卷5都昌县:三汊港市“在治东五十里五都,水通柴棚”。
1914年由黔西道改置,属贵州省。治安顺县 (今贵州安顺市)。辖境约当今贵州金沙、黔西、清镇、平坝、安顺、紫云、望谟、册亨以西地区及赤水市。1917年徙治毕节县 (今贵州毕节市)。1923年废。191
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英城乡。《水经·鲍丘水注》: “泃河又南径紻城东,而南合五百沟水。水出七山北,东径平谷县之紻城南,东入于泃河。”
1949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莒沂边县改名,治杨家城子 (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1953年撤销,并入沂水、莒县、沂源三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4年由莒沂边县与沂北县合置,治杨家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