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阴凉山

阴凉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1:阴凉山“产铜矿”。《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阴凉山,“《府志》:旧产铜,名铜冶山”。


猜你喜欢

  • 南沙山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南沙镇境。清宣统《东莞县志》 卷5: “南沙西北有小虎山,东北有大虎山,东有上下横档山,东南有龙穴山,皆四面环海。”又同治 《广东图说》 卷4东莞县: 南沙山 “粤海门户,夙称天险,

  • 司吾山

    亦作㟃峿山、司镇山。在今江苏新沂市南五十里,为马陵山支脉。《水经·沭水注》:横沟水“水发渎右,东入沭之故渎,又南暨于遏。其水西南流,径司吾山东,又径司吾县故城西”。

  • 古海峡名。一般以为是指新加坡海峡。或谓为满剌加海峡,乃取其广义,指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中间之海峡而言。《新唐书·地理志》 附 “广州通海夷道” 云: “又五日行至海峡,蕃人谓之质,南北百里,北岸则罗越

  • 蓝田浦

    在今浙江海盐县南。《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蓝田浦 “在县南三里。浦东有蓝田寨,因名。宋咸平六年,县令鲁宗道重开,以通海潮”。

  • 南川水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之南川河。《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南川水在州南五里,源出七里岭,东流合于洮水。”

  • 阳陂湖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杭州富阳县:“北十四里有阳陂湖,贞观十二年令郝某开。”明万历《杭州府志》卷23:“阳陂湖在临湖村,周围六十里,溉田万余亩。”

  • 京兆尹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改右内史置,属司隶校尉部。分原右内史东半部为其辖区,职掌相当于郡太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为三辅之一。宋敏求 《长安志》 卷2引 《三辅决录注》 曰: “京,大也。天子

  • 吴陵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海陵县置,为吴州治。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七年(624)复名海陵县。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县置,治今江苏省泰州市。为吴州治。七年复旧名。

  • 勐 (猛) 班

    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十二里勐班乡。清雍正三年 (1725) 于此置巡司。乾隆三十年 (1765) 改设土把总。

  • 淅地港

    亦作察地港、撒地港、彻第缸。即今孟加拉国之吉大港。明费信 《星槎胜览》 卷4: 榜葛剌国,“其国海口有港曰察地港,立抽分之所。其王知我中国宝船到彼,遣部领赍衣服等物,人马千数迎接”。清谢清高 《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