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护军

中护军

官名。东汉置,掌军中参谋、协调诸部。《后汉书·班彪列传下》: 明帝永元(58—75)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班)固为中护军,与参谋。”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改护军置。魏沿置,四品,资重者可迁护军将军,掌武官选举,与中领军同掌禁军,出征则督护诸将; 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入晋则不隶领军,亦不典武选,升三品,自领营兵;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 省并入领军,明帝太宁二年 (324) 复分置,掌督护京师以外地方诸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薄、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南朝沿置,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则侍臣带护军始加中字,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二品中,二十三年定为三品。北齐三品,管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统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府及诸关尉、津尉,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及诸曹参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796) 亦置,以宦官充任,为左右神威军监军使加号,以示尊宠。


官名。汉置,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掌护将军。《后汉书·窦融传》:“北单于以汉还侍弟,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欲入朝见,愿请大使。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与司马梁讽迎之。”曹操为丞相,置护军,掌护卫。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晋沿置,领营兵,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其后,梁、北齐等皆沿置;北齐中护军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唐代左右神策军中也置中护军,位在护军中尉下,判官上。见《晋书·职官志·护军将军》、《隋书·百官上、中》、《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神策军》。

猜你喜欢

  • 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

    即“稽察内务府御史处”。

  • 大都回回药物院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 (1292),秩从五品,掌回回药事。英宗至治二年(1322),划隶广惠司下。置达鲁花赤一员,大使二员,副使一员。

  • 方书

    官府文书。《汉书·张苍传》: “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颜师古注: “如淳曰: ‘方,板也。谓事在板上者也。秦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或曰,主四方文书也。’ ”官府文书。《汉书·张苍传》:“秦时

  • 庙主簿

    官名。宋朝五岳、四渎、东海、南海诸庙皆置,以判、司、簿、尉充任,佐庙令、庙丞掌庙宇葺治修饰之事,凡以财施于庙者,皆籍其名数。

  • 知弹侍御史

    官名。唐置,属御史台台院,员额一人。御史提出的弹劾事件,都须经过台的长官署名。凡属大事,由长官另用方幅上奏,小事则只在御史的疏末署名押奏。知弹侍御史即为协助管理此项事务者。

  • 搜检

    官名。又称“搜检官”。明清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掌督率搜役搜检士子,以防夹带。

  • 挢虔吏

    矫称上命的贪官污吏。《汉书·武帝纪》元狩六年诏:“将百姓所安殊路,而挢虔吏因乘势以侵蒸庶邪?”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虔,固也。矫称上命以货贿用为固。”又引韦昭:“凡称诈为矫,强取为虔。”假托上命的贪官污

  • 编制司

    官署名。清末置,属法部。掌京外奏咨减等盗犯,定地编发给官兵为奴事项及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察哈尔右翼、绥远城、归化城刑事、民事案件。设官有郎中三人,员外郎、主事各四人。司内分设奉天、吉江、山

  • 王国太仓长

    官名。西汉置,主管王国谷物仓储之事。《史记·仓公列传》记齐国设有此官:“太仓公者,齐太仓长,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

  • 经总制使

    官名。宋置此官,掌经制东南财赋。其职事与经制使大体相同。参看“经制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