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书写

书写

①吏名。金朝始设,为国史院属吏。又称史馆从事。掌抄写、誊清案牍之事。充任者须经严格考试。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定制,女真书写要具备将契丹字译成女真字的能力,契丹书写要谙于契丹大小字,并具备把汉字书史译成契丹字的能力。元朝沿置,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六部、蒙古翰林院等衙门内均设,员额不等。②官名。明、清孔氏世袭之衍圣公所属职官。明制,额设一人,以流官充任。清制,正七品,与知印、掌书等官共掌文书印信,由衍圣公保举题授或题补。


吏员名。金置,又称史馆从事,属国史院,掌抄写、誊清案牍之事。员额女真、汉人各五十人,须经考试录用。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规定,女真书写须具有译契丹字成女真字的能力。元沿置书写,设于中书省及六部,枢密院与蒙古翰林院亦置,员额不等。

猜你喜欢

  • 银作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置掌印太监一人,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打造金银器饰。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打造金银器饰。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固定员额。

  • 总管郎中

    见“广储司总办郎中”。

  • 行后府

    官署名。“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的简称。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始置于北京,设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官,与五军都督府同。后在此基础上置行在五军都督府,永乐十八年除“行在”字。洪熙元年(14

  • 北京留守

    官名。北宋陪都北京留守司长官,员一人,以知府兼任,掌守卫、弹压之事及钱谷、兵民之政。金朝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于北京留守司设,为长官,秩正三品。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又,唐朝北都留守曾于玄宗天

  • 副医师长

    官名。清朝内务府上驷院属官。佐医师长掌教习上驷院蒙古医生。额设二人,由蒙古“医生”充任。

  • 宿卫军将

    官名。北魏置。统带宿卫军士,负责宫廷侍卫。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护夷校尉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方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沿置,从三品。

  • 园邑令

    官名。汉有园令,三国魏沿置,称园邑令。《汉书·献帝纪》记魏青龙二年(公元2 34年),山阳公卒,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魏诸陵园邑令属太常,秩六百石,第七品,掌守陵园,案行扫除。蜀吴同。

  • 库务司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库藏司”。

  • 省辖市

    市的等级之一。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凡隶属于省的市称省辖市,与县平行。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国共有省辖市五十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