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承奉

内承奉

官名。即内侍省内常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内常侍为内承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长秋监为内侍监,内承奉亦复名内常侍。


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行军都统

    武官名。辽置, 见“行军都统所”。

  • 石头仓丞

    官名。东晋、南朝宋置,属太仓令。官名。见“东仓丞”。

  • 三礼馆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 编敕

    宋朝法令文书名。即长期适用的敕文汇编成册者。如《太平兴国编敕》、《咸平编敕》、《天圣编敕》。其中,除诏敕正文外,常附有看详、申明、指挥、赦书、德音等。与律并行,且有优先适用效力。

  • 八事考课

    南宋考课监司守令的规定。绍兴中,于四善四最以外,又以八事考课监司守令。八事所指为:一、举官当否;二、劝课农桑;三、增垦田畴;四、户口增益;五、兴利除害;六、事实案察;七、平反狱讼;八、觉察盗贼。

  • 伊阳监

    ①官署名。唐朝将作监下置,在伊阳(今河南嵩县西南),有监、副监、丞各一员,监作四员,掌采伐材木。② 官名。唐朝将作监伊阳监长官,置一员,正七品下。官署名和官名。见“百工监”。

  • 浚稽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武帝置。浚稽即浚稽山,匈奴常以此为障蔽。汉时出击匈奴,故以此为号。太初二年(前103)曾遣浚稽将军趟破奴将二万骑出朔方击匈奴。杂号将军名,汉武帝太初二年置,掌征伐。《汉书·武帝纪》:“遣

  • 学部参事

    官名。清末学部属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额设四员,正五品,视郎中,位左、右参议之下。佐参议掌本部法令章制之起草核审。

  • 神士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属官,掌三辰之法,以布祭于神鬼,下设神士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州光初主薄

    隋代州主簿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