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协律郎

协律郎

官名。汉朝有协律都尉,北魏置协律郎,八品。北齐为太常寺属官,员二人,八品上,掌监调律吕音乐。隋朝置二人,隶太常寺。唐因之,正八品上,掌和律吕。宋朝太常寺置一人,从八品,掌乐律及宫架、特架之位、奏乐次序,指挥大祭祀及宴享时奏乐。辽朝太常寺亦置,南面官,掌和六吕六律,辨四时之气,八风五音之节,有重大仪式,则担任乐队指挥。金朝从八品,掌以麾节乐,调和律吕,监视音调,隶太常寺。元朝置二人,从八品,隶太常寺或太常礼仪院。明朝正八品,掌祭祀舞乐,逢大礼则举麾指挥,初置二人,后增至五人,隶太常寺。清顺治元年(1644)太常寺置,乾隆七年(1742)改隶乐部,正八品,掌郊庙、祭祀诸乐。


官名。掌校正乐律,为乐官。自北魏始,北齐、隋、唐、宋、辽、金、明、清皆置。见《通典·职官七·太常卿·协律郎》、《历代职官表·乐部·协律郎》。

猜你喜欢

  • 察官

    监察御史简称。

  • 天源营缮提点所

    见“大天源延圣寺总管府”。

  • 主管佑神观

    宫观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置,以转运副使资序人充任,仍奉朝请。

  • 品阶

    即官品之等级。

  • 掌印监察御史

    官名。清朝都察院属官。初,十五道中仅河南、江南、浙江、山东、山西、陕西六道授给印信,其掌印者称掌道,一般监察御史称协道;湖广、江西、福建、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八道为不给印的空衔坐道,由六道掌道

  • 秉笔

    职名。唐朝政事堂 (宰相议政办公总署) 移中书省后,于众宰相中推一人执政事笔,即主持处理日常政务,称秉笔主持宰相议政会议,总其记录,坐堂办公或承受皇帝旨意。实居首相之位。肃宗至德二载(757)始令宰相

  • 禁卫局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属宿卫司,掌御帐禁卫事。设总禁卫事、禁卫长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宿卫司,掌禁卫之事,以总禁卫事、禁卫长领其事。

  • 官契

    官府书契。《周礼·天官 ·宰夫》: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孙诒让《正义》: “官契,即小宰八成之书契也。”

  • 直龙

    直龙图阁简称。

  • 衣作

    宫廷作坊名。清置,属内务府广储司。掌承造各种冠服。设司匠、领催七人,各种匠役三百十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