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厢兵

厢兵

宋朝地方军。北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命殿前、侍卫司及诸州长吏检阅士卒,选骁勇者升为禁兵,其余留诸州充厢兵。厢兵不行训练,不事战斗,唯供役使。多来自招募,部分来自流放罪犯,其俸薄而役重。设都和指挥两级建制,一部分设有军一级编制。名义上也分马兵和步兵,分别隶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


诸州的镇兵。宋代设置,厢兵来自招募,部分来自流放罪犯。一般不进行军事训练,也不具备战斗经验,主要是供地方行政上的役使。其壮勇者选送京师,充当禁军,而禁军武艺不合格或犯法,亦降充厢兵。军俸微薄而差役繁重。厢兵的编制分为都和指挥两级,按指挥分驻各州府,部分厢兵也有军一级编制。名义上按马兵和步兵分别隶属于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仁宗时始分厢兵为“教阅”与“不教阅”两种,前者军俸同厢兵而按禁兵使用,以备战守;后者专供杂役。其后教阅厢兵编额逐渐增大,神宗时教阅厢兵全部升为下禁军,剩下的厢兵又都成为不教阅的杂役军。

猜你喜欢

  • 佥典瑞院事

    官名。元置,为典瑞院的佐官,秩从三品,员额二人。

  • 夷离毕院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刑狱听讼等事。太祖神册五年(920)始设皇都夷离毕。后置院,设夷离毕、郎君、敞史、选底等职。官署名,辽朝置。掌刑狱,如同汉官的“刑部”,掌刑法审判等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

  • 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

    北洋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袁世凯借着由他炮制的“新约法”中“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的规定,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五月八日公布《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组织令》,在总统府内特设一个总

  • 建筑科

    官署名。① 清末陆军部军需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本部直辖各镇、各学堂及军营工程建筑,管理陆军所属官有财产,并筹备制造军用器具。置科长、科员、录事。②清末学部会计司所属二科之

  • 下壮大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侍卫什长”。

  • 朝鲜通事

    官名。清朝会同四译馆之属官。掌译朝鲜语之事。初置六人,后增至八人,六品二人,七品二人,八品四人。或于内务府佐领下选习者充补,或于凤凰城无品级通事内调补,皆为满员。

  • 汉档房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所属机构。掌理汉文档案。设堂主事汉军一人掌其事。

  • 公大夫

    爵名。战国魏、秦皆置,秦为二十等爵第七级,也称七大夫。秦及西汉初以此为高爵起点,汉高祖时公大夫以上皆令食邑,可与县令、丞分庭抗礼。文帝以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得免一人徭役。爵名,战国时秦、魏都有此爵。

  • 寨主簿

    官名。宋朝诸城寨皆置,掌勾考簿书并通治民事。

  • 儹运御史

    专差御史名。明代本遣卿贰或部曹掌儹运事务,至万历时始差御史。掌督理南粮北调、监兑粮米、催儹运船,并兼理山东济宁以南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