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领

参领

①清朝八旗组织中之中层编制单位。即“甲喇”。②官名。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长官。满语称甲喇额真、甲喇章京、札兰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参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置,位在都统、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正三品。满洲每旗五人,共四十人; 蒙古每旗二人,共十六人; 汉军每旗五人,共四十人。掌颁都统之政令达于佐领,并审定佐领所办之事。又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亦置,详“护军参领”、“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设此官,满语称甲喇额真或甲喇章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护军营、前锋营等都设参领、副参领(佐领),参领为正三品,副参领(佐领)为正四品。位在旗的长官都统(满语称“固山额真”)和副都统(满语称“梅勒额真”)之下。参看“八旗制度”条、“八旗都统”条和《清朝文献通考·职官·武职》。

猜你喜欢

  • 干当官

    宋朝干当公事别称。参见“干当公事”。

  • 太子司藏署

    官署名。北齐设,属太子家令寺。置令、丞为长贰,掌东宫库藏财货出纳、营缮诸事。隋、唐沿置。

  • 猛毅将军

    见“十猛将军”。

  • 记室

    ①官名。汉朝自三公府至郡县皆置为佐吏,具体名称不一,太尉属吏有记室令史,郡府有主记室史,县府有记室史,皆主文书表报。三国魏定诸府记室官七品。两晋南北朝以来有记室令史、记室督、记室参军、中记室参军等名目

  • 中藏女典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掌铨查六宫。三品。

  • 三署郎

    东汉光禄勋所辖左、右、五官三中郎将署所掌郎官合称。时罢车、户、骑三将,故中郎、侍郎、郎中皆分属三署。以郡国所举孝廉补之,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以供官吏人材之储备。其功高久次者得举茂才。尚

  • 御史台狱

    监狱名。御史台为监察机构,本无监狱,西晋时一度设置黄沙狱,旋废。至唐初,御史台主要还是通过弹劾来监督官吏活动的,但有时也依照皇帝的诏令鞫讯犯罪的官吏,但并非常行之事,所以并不专设台狱。《唐会要》卷六十

  • 右司郎中、员外郎

    官名。见“左右司”。

  • 尚衣局直长

    官名。即尚衣直长。官名。隋唐为尚衣局的佐官;金为尚衣局的属官。见“尚衣局”。

  • 厅儒学

    官学名。据清《光绪会典》卷六记载,各厅均有儒学,分别设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每厅仅设一人,掌所属儒学事务。大概教授仅设于直隶厅,教谕仅设于散厅,学正、训导则直隶厅与散厅均可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