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虏将军
官名。东汉初置,刘秀以冯骏任之。后省。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复置,三国魏、两晋、南朝宋沿之,为将军名号,皆定为八品 (一说三国魏定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三班,陈改为拟八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六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七品上。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威虏将军冯骏围田戎于江州。”其后,魏、晋、南朝宋、梁、陈和北魏皆置。
官名。东汉初置,刘秀以冯骏任之。后省。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复置,三国魏、两晋、南朝宋沿之,为将军名号,皆定为八品 (一说三国魏定为五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三班,陈改为拟八品,比秩六百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六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七品上。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威虏将军冯骏围田戎于江州。”其后,魏、晋、南朝宋、梁、陈和北魏皆置。
官署名。清光绪十一年(1885)设,管理海军军政。二十一年撤。参见“海军部”。
官名。明初内府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四司皆置。见“左司副”。
女官名。金设此官,正九品,掌燕见进御事。见《金史·百官三·内命妇品》注。
官名,汉时齐国置,掌王后钱财衣物等出纳及库藏。《汉书·扁鹊仓公列传》:“齐中御府长信病。”
官名。唐朝为节度使府衙内之牙将,统最亲近卫兵,高一级的称衙内都指挥使。党项复州定难军节度使府设此职,至李德明在位时均设置。
汉朝亭长的旧名。《后汉书·百官五·亭长》:“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注:“《风俗通》曰: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后27),任冯异为之,统兵征讨赤眉。两晋、南北朝为将军名号,多授统兵出镇在外、都督数州诸军事者。在武职中地位很高,居四征将军之上,历代皆不常置。两晋定为二品,禄赐与特进同。如
官名,三国时吴置,为水军统帅。“(王)浚又克夷道乐乡城,杀夷道监陆晏、水军都督陆景。”见《晋书·武帝纪·太康元年》。
专管宫内事务及管理太监、宫女的机构。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置,又名宫殿监办事处,设在乾清门内以西,属内务府。掌理帝后及其子女的生活起居及宫内陈设、洒扫、守卫、传奉内务方面的谕旨,并办理与内务府
文散官名。明置,文官从八品,初授。官阶名。明朝文官阶从八品初授为迪功佐郎。参看《历代职官表·文官阶》、《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