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蕃部下大夫

小蕃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秋官府蕃部次官,佐蕃部中大夫掌诸侯朝觐的礼仪。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 ,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蕃部长官,称蕃部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中大夫后,仍为次官。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为北周蕃部中大夫的副职,正四命,任此职者见《周书·梁昕传》:弟荣,“历位蕃部、郡伯、司仓、计部下大夫。”参见“蕃部中大夫”。

猜你喜欢

  • 运使

    转运使简称。清代都转运盐使的简称,又简称盐运使。参见“都转运盐使司”。

  • 缙云

    黄帝时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夏官为缙云氏。古代以官名为氏,因而又为族氏。《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之子。”注:“缙云,黄帝时官名。

  • 侍御扶持

    官名。南朝宋置,为后宫官,比六品。见《宋书·后妃传》。

  • 刑侍

    刑部侍郎简称。

  • 团练副使

    官名。唐朝始置,为团练使副职。五代沿置,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 ,定为准从六品。宋朝常用以安置贬降官员,无职掌,哲宗元祐(1086—1094) 中定为从八品。辽朝诸州或置,为团练使司副长官。武官名

  • 钧台

    监狱名。夏代后期设置,见“夏台”。

  • 武候上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时置,在武候率下大夫之上,仍属夏官府,为武候府长官,统武候兵,其下设次大夫。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只哈赤八剌哈孙达鲁花赤

    官名。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设,掌管上都东凉亭行宫(蒙古名为“只哈赤八剌哈孙”,意为“渔者之城”)。仁宗延祐二年(1315),改为尚供总管府。

  • 捉钱令史

    唐高祖、太宗时置公廨本钱,为诸司办公费用,以诸司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 每司九人,补于吏部,岁满授官。一度废置。高宗以后改以典史主公廨本钱。

  • 俱足

    西夏职官封号。授与上品官,与大国王同级,称为文武法竟孝种口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