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抚军大将军

抚军大将军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中置,以司马懿任之,文帝出征时,总留守事。二品,魏末司马师、司马炎相继任之,执掌朝政。晋沿置,二品,禄与特进同,置长史、司马、主簿等。如开府辟僚佐,则位从公,进为一品。西晋武帝时司马亮任之,领后军将军,统冠军、步兵、射声、长水等营,给兵五百人,骑百匹。十六国汉、后秦、西秦、大夏皆置。南朝宋仍二品,齐位从公,开府仪同如公。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二品。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或留守,驻守。《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吴将诸葛瑾、张霸等寇襄阳,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讨破之……抚军大将军司马宣王为骠骑大将军。”后司马师、司马炎相继任抚军大将军,掌朝政。其后,晋、十六国汉、后秦、西秦等沿置。南朝宋、齐,北魏等也置。

猜你喜欢

  • 二帝三王

    二帝指唐尧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也有说指周武王的。《汉书·杨雄传上》:“二帝三王,宫馆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薮泽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注:“应劭曰:二帝,尧

  • 大行台尚书省

    参见“大行台”。

  • 府检校

    官名。明朝设此官,为知府内部直属的低级事务官,从九品。清初也设此官,后废。见《明史·职官四·府》、《清史稿·职官三·府》。官名。明清时知府衙门所属有检校一人,明代属照磨所,清代仅设于江宁府。掌检校文书

  • 太子右卫副率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右卫率副贰,二员,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名右侍副率。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名右卫副率,为太子右卫率府次官,二员,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右典戎卫副率

  • 小司市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次官,员一人,佐司市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市下大夫”。

  • 天官

    ①官署名。(1) 西魏、北周天官府简称。(2) 吏部别称。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吏部改名。后代即沿称吏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

  • 铁路总局

    清末邮传部直辖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十一月设置,掌借款各路交涉、建设、保存、运输各项事务。设局长一人为长官。局内初分为建设、计理、考工、统计四科。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正月改为营业、

  • 散县男

    爵位名。北齐置,与开国县男同为从五品。

  • 某路群牧使司

    官署名。辽于诸路设置,掌畜牧之事,属北面群牧官。设某群太保、某群侍中、某群敞使等官。

  • 遥郡刺史

    见“遥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