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北周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见“岁贡”②。
官名。金朝八作左右院长官,从五品。下设副使,从六品。官名。金于外路置八作左右院,掌收军须、军器。设官有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监支纳官,八品。
翊前、翊后、翊左、翊右将军的合称。详见各条。
郡门下吏名。晋置,见《彭祈碑阴》。属于小史之类,掌执戟侍从。
即“对换”。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即“对换”,见该条。
官名。清末与北洋政府时期设置,为高等审判分厅推事之长,执行分厅长的职务。
皇帝特旨命某官员进见,称召见。《史记·田叔传》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语。清朝官吏奉特旨召见者皆属高级官员,其他官员均为循例引见。
宋朝学校考试名。县学生入学满三月,未犯上二等罚,许于次年正月赴州学补试,合格者补入州学外舍,因每年补试一次,故名。三赴此试不能升入州学者,即取消学籍。
官名。春秋置。①掌验符节之官。《左传·文公八年》: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杜预注: “节,国之符信也。”②掌府藏之官。《左传·昭公十八年》: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昭公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