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盛京兵部

盛京兵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戎政、邮驿及武职铨选之事。康熙三十年 (1691) 设。置侍郎一人,总掌部务; 堂主事二人,掌题奏文移及档案事务。下设左、右二司,左司掌驿站邮传事务,负责验看邮符和供应夫役、马匹。右司掌边门稽察事务,有公事出边者凭单验放;还负责盛京仓官、驿官、守边官等的铨选和笔帖式考试、注册、补用之事。各置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此外还设有笔帖式十二人,分别在二司等处掌翻译。以上各官均为满缺。光绪 (1875—1908) 初,命盛京将军兼管部事,并增置宗室员外郎一人。三十一年 (1905) 裁。


官署名。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置,掌管盛京省的军事、邮传及武职官的铨选等事。盛京的兵马器械,每三年简阅一次。设侍郎一人,郎中二人,员外郎四人,堂主事二人,主事二人,笔帖式十二人,驿站正副监督各一人,都由满人充任。内部组织分左右二司。左司掌邮传事务,右司掌边境稽察事务。各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一人。笔帖式共十二人,分在二司办事。此外盛京兵部的题奏、文移及档案事务,由堂主事二人管理。

猜你喜欢

  • 将下军

    春秋晋国等置下军长官。参见“三军”。

  • 拜察脉拖喇哈番

    即“拜察默拖喇哈番”。

  • 公府直兵曹

    公府诸曹之一,见“公府中直兵曹”。

  • 呈稿

    文书名。上行文。清朝内务府所属各单位呈送府堂核办的文稿。主要内容有: 呈报、呈领各处庄头、园头交过地租、杂差银两及拖欠银两情况; 呈报、发放和奏销官员、兵丁、杂役、孀妇等米石、银两等。

  • 左奉宸卫将军

    官名。即左千牛卫将军,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千牛府置,旋改左千牛卫将军。

  • 武候上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时置,在武候率下大夫之上,仍属夏官府,为武候府长官,统武候兵,其下设次大夫。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廉升

    金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凡以廉察而升者,称为廉升。

  • 上仪同大将军

    勋官名。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置,位在仪同大将军上。授予有军勋的功臣及其子弟,无具体职掌,九命。初,任此职者加使持节、大都督、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静帝大象元年(579)罢、唯任总管、刺史及行兵者

  • 比部侍郎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比部曹长官称郎,亦称郎中,其资深者可转侍郎。隋初置为尚书省比部长官,正六品。炀帝复改名郎。参见“比部郎”。

  • 文学

    官名。汉朝州郡及王国均置,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以明经者为之,职掌地方教育。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亦置,常为皇帝监督诸王的耳目;侯国亦置。晋朝诸王、诸王世子亦置。南朝宋王国置,品第六。南齐同。梁皇弟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