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长上

长上

①官名。十六国后燕置,为皇帝及诸王的侍卫。《晋书·慕容宝载记》: “长上段速骨,宋赤眉因众军之惮役也,杀司空、乐浪王宙。”十六国后赵石虎时,东宫亦置此职。唐朝诸卫、诸军置为属官。左右卫、左右威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各置二十五员,从九品下; 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各置十员,从九品下。宋朝存其名而罕除授。②卫兵、工匠不番代,每日上,亦谓长上。


武官名。唐制,凡卫兵皆更番上,兵部选取骁勇材艺可任统领者长期入直而不番代,谓之长上,诸卫与禁军中均有设置。如《旧唐书·职官三》记左右卫有长上各二十五人, 秩从九品下;左右监门卫有长入长上二十人,直长长上二十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左羽林军长上周先少。长上亦作为武散官名号,唐武散官有怀化执戟长上、归德执戟长上,秩九品,以授少数民族首领。

猜你喜欢

  • 职金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职金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下大夫属官,负责收受并保管罪人所纳罚金及物品。正二命,下设职金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京师高等审判厅厅丞

    官名。清末京师高等审判厅长官。光绪三十三年 (1907) 设。一人,正四品,简任。掌综理厅务并监督下级审判厅。官名,清末置,为京师高等审判厅主官,见“京师高等审判厅”。

  • 管军

    宋朝中央禁军高级将领统称。包括殿前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殿前、马军、步军都虞候,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初不入品序,徽宗政和四年(1114)始定其品位。

  • 左右宗人

    官名。明清置,属宗人府,见该条。

  • 西路群牧使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西路马、牛、羊饲养蕃养等事。

  • 军巡判官

    官名。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开封府置,左、右各一员,为军巡使副职。后陪都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亦置,为军巡院副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从八品。哲宗元祐(1086—1093)中

  • 钦命事件查办处

    法部所属临时性机构。为皇帝调查某些特别重大案件而设置,简称查办处。其主要官员均由皇帝指派,一般由法部尚书和有关衙门的长官组成,案件的办理情况,直接向皇帝报告。

  • 满语。又作“大”。意为“头目”、“首领”。常用作官名。

  • 府啬夫

    官名。战国魏等国置。掌铜器铸造及保管。《魏安邑铜钟铭》: “安邑下官重(钟)。 七年九月, ��(府)啬夫某, 治吏狭(造)之。 ”

  • 尚辇局使、副使

    官名。为金代尚辇局的正副主官。见“尚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