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
春秋时郑国国君。名子仪,一作子婴。子亹之弟。郑子亹元年(前694),子亹、高渠弥被齐襄公杀后,大夫祭仲立他为君。公元前693—前680年在位。子婴十四年(前680),被出亡在栎(今河南禹州)的郑厉公使傅瑕杀死。无谥号。
春秋时郑国国君。名子仪,一作子婴。子亹之弟。郑子亹元年(前694),子亹、高渠弥被齐襄公杀后,大夫祭仲立他为君。公元前693—前680年在位。子婴十四年(前680),被出亡在栎(今河南禹州)的郑厉公使傅瑕杀死。无谥号。
又名沙不拉渠。清新疆伊犁河引水灌溉工程。察布查尔系锡伯语,意为粮仓。乾隆二十九年(1764)征调盛京(今辽宁省)锡伯族官兵及家属三千人驻守新疆伊犁河,疏浚旧渠一百八十里。但渠南地高,只能灌田百余顷。嘉
见“白叠子”。
攻城器械。亦作橨榅。以大木作周框,下有四轮,上架如屋顶,以生牛皮蒙之,车内可容十人,在内着地推车,直抵城下攻城作业,以避敌矢石,为古代重要攻城器械。较早记载见《孙子·谋攻》。《武经总要》中的轒辒车
即“司士参军事”。
约1580—约1645明江西进贤人,字良儒、子良,号坛石。万历进士。由长兴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天启元年(1621)进南京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五年忤魏党革职,谪戍贵州。崇祯元年(1628)召为工部侍郎。四
?—34东汉初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新莽末年,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守城,拒义军。更始年间归降刘秀,任主簿,从破王郎,封应侯,助秀镇抚河北。性谦让,不伐己功。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退
即奴婢。参见“僮”。
官署名。唐大和二年(828)前置修玉牒官。宋至道初,建玉牒殿诏编皇属籍未成,咸平间续编,于咸平三年(1000)完成,后以《皇宋玉牒》为名。大中祥符九年(1016),置修玉牒官,属宗正寺。南渡后,建玉牒
商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用高岭土经淘洗后做成器坯,刻划纹饰,放在窑内经1000℃以上高温烧制而成。陶质细腻坚硬,色泽洁白莹润。在二里头文化中即有发现,到商代晚期达到高峰。殷墟出土的刻纹白陶主要器形有鼎、簋
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师事孙十三老,自言其法承张三丰。嘉靖年间以内家拳享名于宁波府。为人谦恭,外表瘦弱。时有少林寺僧七十人慕名求见,在众僧一再要求下比试获胜,众僧慑服。得其传者有单思南,亦为内家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