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敖
唐朝文臣。字蹈中。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工部尚书、东海郡公※于休烈孙,给事中于肃子。少时以家世负文史盛名,志行修谨,为时人所称。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自协律郎、大理评事试监察御史。元和六年(811),拜监察御史。转殿中,历仓部司勋二员外、万年令,拜右司郎中,出为商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入为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宝历(825—827)年间,转工部侍郎,迁刑部,出为宣歙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居官平平,无甚建树。卒,赠礼部尚书。
唐朝文臣。字蹈中。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工部尚书、东海郡公※于休烈孙,给事中于肃子。少时以家世负文史盛名,志行修谨,为时人所称。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自协律郎、大理评事试监察御史。元和六年(811),拜监察御史。转殿中,历仓部司勋二员外、万年令,拜右司郎中,出为商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入为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宝历(825—827)年间,转工部侍郎,迁刑部,出为宣歙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居官平平,无甚建树。卒,赠礼部尚书。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豁你赤”、“和尼齐”。《元朝秘史》释为“牧羊的”,即司牧羊。《元史·兵志》:“牧羊者,曰火你赤。”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成吉思汗)即蒙古部汗位时始置,由迭该充任。元
书名。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著。1904年第一版。本书主要记述作者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中国内地赴新疆,然后从叶儿羌(今新疆莎车)进入藏北高原的旅行情况。作者原欲抵拉萨,后被达
隋时突厥贵族,※都蓝可汗雍虞闾之弟。开皇十八年(598),与突厥可汗染干同遭都蓝可汗、达头可汗联兵攻击,败退,弃其妻子,与染干投隋。隋廷赐以宝物,以示嘉慰。
见“果洛克族”(1440页)。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一级单位)名。辽12宫下均设抹里。婆浑昆母温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见“室点密可汗”(1749页)。
辽代前期大臣。字寅底哂,小字兀里。契丹族。夷离堇※耶律偶思子,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族弟。史载其性豪爽,聪慧嗜学,能通诸部语言。太祖经营之初,多预军谋。天显元年(926),契丹亡渤海,改东丹国,受任东丹
明代东蒙古阿苏特、永谢布两部领主。又作鄂卜锡衮青台吉,简称青台吉,汉文史籍译作五八山只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古实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分封诸子,受封
古地名。又作蒙坑。在今山西襄汾、曲沃二县之间汾河以东。《魏书·安同传》曰:“汾东有蒙坑,东西300余里,径路不通”。北魏天兴五年(402),拓跋珪遣长孙肥等围后秦姚平军于柴壁(今山西襄汾县西南汾河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