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仁蚌巴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故名。永乐十四年(1416)明廷封其为都指挥佥事,昭勇将军。与其子诺桑哇(即诺布桑布)两代人以仁蚌宗本身份,控制容曲河流域的仁蚌等地区,后势力达娘麦(娘曲河下游)之桑主孜宗(即日喀则地区)。经其孙辈衮杜桑波及屯月多吉努力,势力延至曲水、伦波孜及乃乌谿卡、查卡谿卡、拉堆洛、僧格宗。后又发兵侵夺埃地拉加里区,兵败,退归本地,至其重孙阿旺吉查时,势力渐衰,嘉靖四十四年(1565),终被其家臣辛夏巴发动属民起义推翻,该族从其先祖南喀杰岑依帕主发迹起,经百余年控制仁蚌地区,对仁蚌等后藏地区的开发有所贡献。

猜你喜欢

  • 喀喀穆

    ? —1668清朝将领。又作喀喀木。满洲镶黄旗人。萨哈尔察氏。塘噶里之子。先世居乌喇部。崇德三年(1638),授吏部理事官。五年,从征虎尔哈部。七年(1642),随征明松山。八年,擢吏部参政。屡从征战

  • 阿旺朋措隆珠

    清代青海瞿昙寺高僧。藏族。出生于云哇。曾在扎什伦布学习《释量论》,于哲蚌寺学习五部大论,在敏珠林寺德敦法师处聆听教诲。被噶丹颇章委任为参卓堪布。返回多麦,任瞿昙寺堪布多年,于该寺修建4座佛殿。

  • 于休烈

    692—772唐朝文臣。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左仆射于志宁玄孙(一说曾孙)。沛县令于默成子。自幼好学,善属文。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延陵包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开元(713—741)初,举进士,又

  • 提伊特部

    参见“提依特部”(2193页)。

  • 都秀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于青海共和县中部沙珠玉、英德尔、黑马河等乡。为海南地区交通要冲。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被废黜后解送北京,途经青海湖边该部所居贡噶诺尔(更尕海)时去世(一说逃脱)。初名都秀群木札,原在贵德

  • 阿尔博罗特

    明代东蒙古左翼浩齐特部领主。又称阿勒博古喇,汉文史籍作那力不赖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满都海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分封诸子,被封为浩齐特部领主,属察哈尔

  • 赫连昌

    ?—434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还国,一名折。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次子(《魏书》作第三子)。夏凤翔二年(414),封太原公。四年,封前将军、雍州刺史,镇阴密。六年,领兵攻潼关,执镇将朱令

  • 李文学

    1826—1874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首领。又名正学。彝族。云南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人。原籍蒙化直隶厅南涧(今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李自摩村人,本姓“字”,因入赘李家而改姓。少时作奴仆。咸

  • 昌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唐太宗贞观二年(628)置,领契丹松漠部落。侨治静蕃戍。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为唐建契丹十七州之一。七年(633),治徙三合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

  • 达洪阿

    ?—1854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字厚庵。曾任游击、参将、副将等。道光十五年(1835),任台湾镇总兵。十八年(1838),镇压嘉义县沈和起义,赐花翎,加提督衔。二十一年(1841),英侵略